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仅两月,才占7年期限(84个月)的2.38%,但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自己居然对写作有了困惑。
想着自己从初中开始写日记,前前后后日更近8年,且现在每天也看各类公众号,按道理随便一个想法就能写成一篇文章。
怎么在加入007才两个多月,且一周只需输出一篇的情况下,依然碰到写作“难产”?
其实这个现象在写了一个月后就产生了。因为不出局的每周作业需要公之于众,且给别人点评。
所以写的太短、太随意恐怕不行,且最好对别人有用,但这些都是要有积累的。
而自己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又不喜欢烹饪、购物、养花等,好像人生本来就过得比较“白开水”。
怎么办呢?第一个月,就根据家里藏的书,进行了概括,也称简介。其实基本都是照搬书上的内容,美其名曰“浓缩的精华”,而没有自己的任何观点。
而一周一本书,工作量其实非常大,自己到交作业的隔夜就要加班加点,所以作业成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一个月后,想想这样不行,然后就想学习如何写作。于是买了粥左罗的《学会写作》,感觉真是干货,从立意、框架、素材;标题、第一段、行文、结尾都手把手教你。
于是把这些干货要点都摘录下来,想着以后自己写文的时候逐个参考、逐个审核,只要符合应该就是一篇好的文章了。
可是我却忽略了写作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笑来老师说的: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一万倍。
因为我对生活不充满热情,我没有探究心理,我只把阅读量作为进步的标准,我能写什么?
尤其看到群里每天都有人在不断输出,还有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我更着急和焦虑。
想着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总有写不完的素材、别人怎么就能这么出彩,甚至开班收费,有成千上万的阅读量,可自己还只是两位数?
更气人的是:被我邀请进群的一个同学,她原先写作基础很差,却在这段时间,阅读量都达到三位数了。
然后她点评我的文章说没感情,语气太过生硬,感觉一直在讲道理。
一开始我很反感这评论,至少你可以用委婉一点的词语吧,另外可能是我们写作风格不同而已。
可当我去看她的文章时,真是充满了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比如《9.18思念》、《小院风情》、《长津湖观后感》。
有时我指出她的文章需修改之处,她认为修改后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字。
同时她还会犀利点评上下楼作品,我说你对别人更需谨慎,她说我认为不对就不对,我会说明理由,干嘛这么藏着掖着。
我突然发现她很有“个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不一定全对,但身为一个作者,你首先需要有你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关于写什么的事宜。
于是后来我改了风格,从对整本书的摘录转为对一段话或一句话写自己的感想,以及对身边人事和电影的看法。
虽然阅读量依然不高,但我至少表达了我的想法。而且我知道,时间是有复利效应的,一天、一个月、一年可能不会凸显,但是三年、五年、七年、十年呢?肯定会有所改变。
因为为了坚持写作,我至少每天在思考写什么?怎么写?相信最后总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就像那些歌星、画家,不都是从模仿开始,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的吗?
而写作更可贵的是,虽然都只是使用文字,可只要调换顺序,调换句型,哪怕是同样的字,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和意味来,真是有趣之级。
所以追本溯源,自己加入007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成为作家吗?显然不是,自己只是为了提升思维、让成长有迹可循。
那么不断反思、不断让自己体味生活,不就是成长吗?
在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写下去,拼命思考如何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吗?
另外在找到真正人生价值前,大家不都要经历过这种迷惘、矛盾、痛苦期吗?
这样想着,自己就淡然了。才两个月,哪儿到哪儿啊,不体验各种写作风格,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写满100万字,怎么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关键是自己只要在这条路上坚持,那么等待自己的,就应该是美好的未来!
千头万绪、千言万语不如行动,而写作的开始就是敲下第一个字,于是就有了以上这篇写作困惑之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5714702/fa55711790f4b25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