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一个习惯,当发现自己状态不好,指的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我就会去观看之前认识的一位做个人品牌的老师朋友圈。
在她的朋友圈,我看到一个内心极为丰盛的女孩子,她会经常去参加各类的线下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也会分享一些自己今天喜悦的事情。每每我看到这些,我都很有力量,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那天我翻到他朋友圈有一张图片——记录花费时间占比。坦白说我之前也是有试过记录自己时间的,没有坚持下来,而我的记录方式和她是非常有区别的,大家仔细看。

在这张图片里,它的时间划分都是时间用途而定的,而不是我们常规觉得的重要紧急事情,或者说重要不紧急事情,类似的四象限划分。
它的每一段时间的划分,都是围绕我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比如说它的健身和读书是好看时间,他在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时候,他是为了以后开公司作铺垫。
再看还有一个是心流时间。通常我们觉得阅读啊,学习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某项能力,而当我看到他把阅读划分为心流时间。
我突然有感觉到这种划分,其实背后可能是对于阅读并不抱有说能力的某种期待,而只是单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习惯。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在哪里有收获”但是往往我们知道我们的时间很重要,并不会去安排这段时间去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目标锚定的确定感。
通常来说我们知道学习某一项技能很重要,我们去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见识,我们去健身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是这一切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非常散乱的一个时间的,甚至说都是这些小事,这些事情可能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为什么这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来呢?
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做到,以终为始。
没有通过阶段性的目标去划分我们的时间分布,假如说我们按照自己现有的工作目标去划分时间的用途,然后在这一段时间内去做一些事情,当我们做的时候,统计的时候也会知道我刚刚做的这个事情,是为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去准备的的。
当我们回首一天做了哪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这一天为了我的目标付出了多少。
所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你在日常生活中你去做某件事情,你是带着系统性的时间用途划分是做的吗?你的时间真的花的值吗?
还有一个觉察就是你的每一天的时间不必排的满满当当,你需要留出一些时间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时间划分就可以作为“放飞自我”。
以上呢,就是我的一些简单的分享,如果大家有启发也欢迎评论区互动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