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有士人,虐遇其所使婢。婢不堪其毒,乃逃入山中。久之粮尽,饥甚,坐水边,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濯水中,连根食之,甚美。自是恒食,久之遂不饥,而更轻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兽走,以为虎而惧。因念得上树梢乃佳也。正尔念之,而身已在树梢矣。及晓,又念当下平地,又歘然而下。自是意有所之,身即飘然而去。或自一峰之一峰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人伐薪见之,以告其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其在绝壁下,即以细绳三面围之,俄,腾上山顶。其主益骇异,必欲致之。或曰:“此婢也,安有仙骨,不过得灵药饵之尔。试以盛馔,多其五味,令甚香美。值其往来之路,观其食之否?”如其言,果来就食。食讫,不复能远去,遂为所擒。具述其故。问其所食草之形,即黄精也。复使之,遂不能得。其婢数年亦卒。
临川(今江西抚州)郡有个士人,虐待他使唤的婢女。婢女不堪忍受,就逃进大山中。呆久了粮食吃光了,十分饥饿,坐在水边,看见有野草,枝叶十分可爱,就拔下野草,在水中洗干净了,连根吃了下去,味道十分鲜美。此后,她一直吃这种野草,久了后也就不再觉得饥饿,身体还更加轻盈健康。
晚上,婢女睡在大树下,听到草丛中有野兽的动静,以为是老虎,心里害怕,于是想到能上树梢就好了,结果身体果然就到了树梢上。天亮后,她又想着应该下到平地上去,身体就轻捷地飞了下来。从此,她只要想到哪去,身体就会飘然而去。有时从一座山峰飞到另一座山峰顶,就象鸟一样。
几年后,士人家奴仆砍柴时看见了婢女,就告诉了主人。士人派人捉拿她,没抓到。一天,众人遇到婢女在绝壁下,就用细绳从三面围着她,婢女却直接腾空而起飞到峰顶上。士人更加惊骇,一定要捉住她。有人说:“这人只是个婢女而已,哪有什么仙骨?不过是吃了灵药而已。可以尝试用丰盛的食物,多添加些调料,让食物鲜香美味,放在她来往必经之路,看她吃不吃?”士人按他的话放食物,婢女果然就来吃。吃完后,婢女就再也逃不远,于是被人捉住了,婢女也详细地说了她能飞的原因。士人问她吃的野草形状,就是黄精。再派她去水边,却找不到黄精了,这个婢女也在几年后就死了。
《食黄精》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四,“草木”类下的“服饵”小类。吃黄精成仙的故事,在古人小说中很常见,《太平广记》中就有多例此类故事。但本文却无意中反映了残唐五代时,奴、婢们的悲惨生活状况,有一定的社会史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