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参,又叫做孩儿参或者童参,现代所用的太子参是石竹科多年草本植物假繁缕的块状根,古时候的太子参却有所不同。
太子参的名字首次出现于清代的《增订本草备要》,说它“形细如参条,而补性不下大参,气味功用均同人参”;其后《本草从新》也提出太子参“大补元气,虽甚细,其力不下人参”的说法。但是这两本书中均未点明太子参是什么品种的植物,所以无法考证。

直到过了一段时间同样是清代的书籍《本草纲目拾遗》中才明确“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乃苏州参行从参包中检出小者,名此以售”。由此可见太子参也是人参,只不过是其中较小的。
上世纪的前辈陈存仁所著作的《中药大辞典》中也提到“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在《古今药物别名考》中也有同样的说法。现代所用的太子却与古时候用的不同,古时候的太子参与人参无异,现代所用的太子参却能健脾、润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