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要知道一点,写文章是写给用户看的,不是写给自己看的,
所以,用户思维是写作的底层逻辑。
(这绝对是我写的最最最最最最干货的一篇,价值上千,谁不看谁亏,看了不点赞,那就有点理亏了叭~)
选题之前要考虑三个问题:
(1)覆盖人群:有多少人可能阅读
写给某个具体职业的文章,其阅读量肯定是不如写给整个打工人的文章阅读人数多。
基数决定了大部分的阅读人数大概有多少。
(2)痛点程度:阅读时有多大共鸣
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矫情地小题大做,伤春悲秋。
明白什么是痛点,又牵扯了多少人的痛。
(3)社交原动力:有多少人会主动传播
往往让人有超强认同感,或者自豪感,或者深刻警醒和认知提升的文章,更容易被转发。
只有明白了这3个概念,你才能在万千选题中筛选出用户喜欢看、会看的选题。
下面就是我在两个百万级作者(阿何、吕白)的写作课中记录下的选题方法,
相信对所有写作新手、写作进阶者都非常有启发,有帮助!
1、爆款是发现出来的,爆款伴随爆款
在追热点这个事情上,一般人的速度一定是赶不上老新媒体人的,
他们对热点的敏感度更强,行动力也更强。
所以和他们抢热点的热度往往是分不到一杯羹的。
那就放弃了吗?
也不是。要记住,爆款是被发现的,爆款伴随爆款。
怎么理解?我们知道热搜,几乎热搜上的内容都是热点,但是这些东西一定被写烂了,再写就没有意义。
那我们看可以去看热搜下面的热评。
这就是从另一个细分领域给我们新的思路。
爆款伴随爆款。
2、制造身份认同
热点+群体
热点+地域+群体
被标榜的群体会自然地关注这个题目,
就像有人指着你说话,你会不分点注意力过去吗?
除非你是“小龙虾”对叭哈哈哈。
3、硬组合
这个技巧在于“新奇。”
干嘛说是“硬”组合呢。
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强扭的瓜就是有人爱看啊。
例如: 《七夕我带你去民政局看别人离婚》
《中秋节,那些永远无法和我们团聚的人》
4、以小见大
我们现在很多新手写作,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假大空。
内容很空泛,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物件找起,哪些承载了特殊记忆呢?
也许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情存在。
例如: 《我的青春回忆,都锁在了那台诺基亚里了》
5、十大元素组合
亲情友情爱情;
愤怒、怀旧、愧疚、暖心、孤独;
地域、群体;
十个元素的本质是基于人性,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让你感觉幸福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也会觉得幸福。
找到普通人共有的情感诉求,就是你写作的方向啦。
例如:《谢谢你爱我》5000万阅读,亲情+爱情+友情+暖心
6、多维度提供新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这个认知焦虑的时代,
没有人是浪费时间来看文章的。
一定是想从你这里获得什么。
所以写文章之前一定要厘清这篇文章你想带给用户什么新东西?
新认知、新技能、新思路、新方法、新故事、新知识、新角度。
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向。
例如:《王宝强打离婚官司为什么请的是刑事律师》——提供新知识
《中国人,你真的不了解杨振宁》——提供新认知
7、人的五大需求
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几乎包含了所有阶段人群的需求。
一个一个去拆分,选题也是无穷无尽的。
完毕。
每天看一个方法去认真想15分钟,实践1次,还想不出来,咱就来讨论讨论!
看完别忘记点赞哦,新号需要支持鸭,感激感谢!
我是范南南,今天是我日更第9天,一起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