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学习的飞哥
‖ 飞哥有话说,专注于探求大学生学习、读书、生活那些事。
图片来自网络1
某个同学像我抱怨他的一位舍友,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我的舍友很奇葩,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会反对。”
“你做过得罪他的事吗?”我问他。
“没有,他不单单是针对我,是他的性格,他总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好像这样做了,就显得他高大远见似的”,他有点生气对我说。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这类人,很多时候,他们连问题都搞不清楚,就开始大谈特谈。他们甚至就某个结论争得面红耳赤。
比如,我就经常看到一些网友,在新闻评论区,就某个结论相互骂,骂的不亦乐乎。支持的一方永远像脑残粉一样去支持,反对的一方似乎搞不清楚自己反对的是什么,但是能相互骂,就足够了。
2
我很少去转发别人的观点,也很少去点赞或者评论,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热度”,相反国内外的一些热点我都有意识去蹭一蹭。然而,之所以不去转发或者去评论,因为我怕,置身于一个海量的信息迷宫里,什么是对的,如何去甄别显得尤为困难。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深得我喜欢,它说:“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所以,每当看到别人的观点,我总会去想一想,他是否是对的?
但是很多东西很难界定对错的,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保持沉默,就算与我直觉很相符的观点,我也不会轻易去转发或者评论。因为我明白一件事,结论都是廉价的,不知道其推论的过程,就不要去评论其结论。
3
今天,任何一条信息,都有多元的观点,不知所以然,我们就轻易去转发,去点赞,往往会被一些观点所左右,我也常常对学生说,倘若我们对这些信息只是被动的接受或吸取,长时间接受这些碎片化的、尤其是质量低劣的信息,却没法进行过滤、筛选和重组,最终我们的头脑就会变成一个信息垃圾场。
不但难有真正的长进,反倒可能深受其害。
这就解释一些人,天下大事事事知晓,但是就没有自己的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别人的,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泛滥比没有信息还可怕。
只有面对这些信息和观点时,先不要看结论,你问问自己,这些观点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它的推论是怎么来的?只有这样去分析,你才能形成对一件事思考的能力,才能面对诸多的信息,理出头绪,进而去决策和行动。
今晚我想说的就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的观点一直没变,在大学学到的知识绝不是你记住了多少个公式,会做多少道题,而是你能不能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本质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
我们的教育都是教我“结论”,只要记住这个结论,至于论证是不是完整,合不合逻辑都不重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可能这种教育方式在高中以前还适合,但大学后,还是抱着这种方式去学习,慢慢地就会被淘汰。
理解过程、体验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真正的独立思考,就是去论证过程,而不是观点、立场,更不是人。独立思考,从来都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5
如何才能做到独立思考?
首先是要有反省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在接受任何一种观点之前,要有包容的态度,避免先入为主。很多时候,习惯性的思维是限制我们独立思考的最大障碍,面对繁杂的信息,不要轻易否定,也不要轻易肯定。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比知道本身更为重要。
其次是检查结论的逻辑。一个观点,你不去寻找论证,就轻易下结论是可怕的,毕竟世界是复杂的,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否定一个事务,多数是错误的。
我们要知道观点不是批判性思维的产物,论证才是。所以,在论证中,尤其要找到结论的逻辑。至于逻辑,有很多种,但最常用的就是演绎和归纳。
在演绎和归纳中,要注意链条上每一环,任何一处错误都会导致整个结论的错误。所以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是要验证你的结论。当你得出一个结论,如何去验证,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输出倒逼输入。你可以写文章、做读书笔记、做思维导图……不管是什么方式,有一个要求就是你的输出要有体系。
先建立一个体系,你的知识和信息量会自动吸附在体系之上。时间一长,你接触到的碎片信息就会为了所用,变成你的知识结构。
在所有方式中,我更喜欢鼓励大家写作,动笔是第一步,你能把一个观点阐述清楚,代表你真的思考了。
永远记住,观点是最廉价的,事实和论证才有价值。
近期热文:
关于心情,请看:小憩
关于工作,请看:没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该怎么办?
关于就业,请看:我要不要考公务员?
关于毕业,请看: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关于选择,请看:你知道你为什么要考研吗?
关于坚持,请看:我终于知道有些人为什么坚持不了
飞哥有话说,专注于探求大学生学习、读书、生活那些事,今天是第170篇文。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第6篇
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喜欢就点赞或者简信撩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