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是我的第二故乡。

对杏的最初印象,来自诗词。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月”
“牧童遥指杏花村”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现实中的印象,杏,就是后山坳里最早开花的果树。
似乎最早能感知春的到来,杏花落,桃李、梨、木瓜便相继盛放。
从来没有尝过杏的味道,也没感受杏花落满头的滋味,甚至,杏花的轮廓也不清晰,颜色就是一片粉。
至于杏的味道,一个字,酸!
馋小孩会偷桃,李,可从没有想过要偷杏,实在太酸了!提起来,牙齿都能打颤!!!

大西北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杏!
杏树,像是西北人生命的一部分,院中,墙角,路边,荒野,随处可见!
院里守着百年杏树,味,酸甜适中;结实,不早不晚,刚能赶上暑假;杏核,一定是孩子最喜欢的甜味!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于院落屹立百年!
杏子熟了,不用摘,不用打。用手推推杏树,熟透的自然掉落,不多,刚够一家人分而食之。
杏子居然有那么大!居然不是酸的!居然能这么好吃!!

杏皮
果子繁盛的时候,每日掉落甚多。吃不完的,80多岁的爷爷每日捡拾,清洗,剥开,去核,暴晒,西北的烈日,加上干燥的空气,一日晒干,即得杏皮。储藏起来,随着儿孙带往天南地北!
与蔡初识,他小心翼翼的拿出杏皮,满怀期待分给我吃,看我吃完没有反应,他有一丝失落。我虽不能尝出其中有什么特别的滋味,只是看他如此宝贝,也就心生敬意。
结婚后,随他走进大西北,终于看到这杏皮的宝贵!!!胡子白花花的爷爷每日捡洗,守着晾晒,临行前小心装好,连着重复的嘱托,一起放入我们的行李箱!
这样珍贵的爱,只有懂珍惜的人,才配拥有。蔡与我初识,就分与我食,幸而没有因为它不起眼而轻薄,不然,只怕是伤了这良人的一片赤诚!

杏仁
吃完杏,杏核砸开,杏仁香甜。
初婚,我乐颠颠的跟在蔡屁股后面,砸杏核,吃杏仁。完整的总是给我,碎开的,他就吃掉!
现在,我跟儿子乐颠颠的跟在他屁股后面,砸杏核,吃杏仁。完整的,给我和儿子,碎开的,他吃掉!
还有多余,晾晒在窗台上。父亲小心给我们装好,带回。每一颗,父亲都小心去掉了尖!他担心孩子嚼不碎尖,伤着消化道,可我们都是30几岁的人了!!

这千里迢迢带回的杏皮,杏仁,从来不能助我们在工作上乘风破浪,崭露头角,却总在我们觉得身心俱乏的时候,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最后,献上菜单~~~
1.杏酒
杏子熟透,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容器,加冰糖,白酒浸没,密封,常温保存,3个月即可饮用!
2.杏酱
杏子熟透,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热不断翻炒,呈凝胶状即可。冷却,加蜂蜜,加柠檬汁,搅匀,密封装瓶,低温保存,蘸面包,蛋糕,馒头,冲水均可!
3.杏皮水
杏皮清洗,入锅,加水,冰糖煮开,冷却加柠檬汁,直接饮用,酸甜解渴,润嗓止咳。
4.杏甫
杏皮洗净,开水烫洗,撒白砂糖,揉搓,晾干,直接食用,酸甜可口。
5.凉拌杏仁
新鲜杏仁去皮,加黄瓜,芹菜,藕片等,放酱油,醋,油泼辣子,鸡精,香菜,蒜,凉拌!
6.杏仁茶
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
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
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即可。
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加花生,芝麻,葡萄干,蔓越莓干,核桃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