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自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以来。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推进,也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然而,新课程的事实确实遭遇到来自旧观念与旧体制的严重阻抗,旧有的课程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上,制度上的障碍,陈规陋习得若隐若现,积重难返。
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1、新课程实施中首当其冲的,是直接参与课程教材设计的编程队伍的建设,可以说,编成队伍的建设本身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目前我国的课程教材编成队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教科书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和评价尺度非常落后。一些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自学科在整个课程架构中的定位和各个学习领域的特性,而是各自发挥理所当然的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又迫于时间的压力,无暇顾及教材的品质。
2、基于专业对话的话语系统的变革。第一,如何革除“形式主义”的观摩教学、公开教学的恶习。课堂教学不是表演,而是一种表现或表达。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表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而不是教唆学生“弄虚作假” 。第二,如何改造基于“分科主义”的“亦官亦民”的教研体制,使每个教研员真正释放其潜在的能量。第三、如何整合重复交叉的教研机构。第四、 如何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第五、如何调整各级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第六、如何摒弃划一刻板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
3、实现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型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由“技术范式”主宰,需要“实用性探究范式”和“批判性范式”。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的三大要素:“内容标准”——反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指明不同学年的学生需要达成的成就目标;“成就标准”——每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础学力”;“教会标准”——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而确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