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会认为《阿拉姜色》是一部带有着浓浓藏族宗教文化的作品,但是电影并没有采用藏族风情拼接和刻意营造朝圣的神圣感,有的无非是如你我一般的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只能选择坦然接受。
电影中有个细节,有只苍蝇落在司机手上,但是司机没有去拍打,任其飞走,这或许就是我们很多人不理解那些所谓的信仰。当下的很多人只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习惯于干涉或质疑别人的决定,却从不尊重和理解某些个体感受。
剧情没有把朝圣作为猎奇呈现出来,全片的关键词便是「日常」,故事以温情而不失真实的笔触描摹流淌在那块土地上的涓涓细流,有家庭成员间温暖的支持,直面矛盾涌现时的逃避与隔阂,真实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内敛与迸发。
女主在得知自己罹患绝症下,决定瞒着男主完成前夫的遗志,磕长头。这注定不会是一趟一帆风顺的朝圣之旅,先是一起上路的两个女孩子因忍受不了路途的苦闷,选择离去,这也暗合了我们当下很多人的现状,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干净的像从未来过一样。过路的大巴车司机给予朝圣者一定的经济帮助,汉族人眼中藏族文化里这种看似荒诞的做法,其实是在本地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他们认为这种帮助是会得到福报。
男主在得知女主的病情后,追上来并央求女主去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女主并没有答应,女主很清楚,反正最后结果是一样的,与其全身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迎接死亡,为何不能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呢,她选择了自己的死亡方式。
随着女主儿子的到来,算不上真正一家三口的一家人开始了朝圣之路,他们之间有间隙,有隔阂。男主嫉妒女主对前夫的承诺,但是还是深深爱着女主,儿子依恋着自己的母亲,但又憎恨亲妈和继父为何抛弃自己,他们都试图着寻找着答案,但是一切就是那么顺其自然的发生了,除了接受,又能做些什么呢?。
当继父用“拔萝卜”的方式和儿子互动时,儿子是排斥的,是抗拒的,他无法理解,为何他们不要自己了。挣扎过,叛逆甚至用不上学来表达不满。在得知女主死后,也试图通过反转转经筒来改变母亲死亡的事实,但是命运不会和自己讨价还价,他什么也选择不了,只能默默将继父撕成两半的照片重新粘在一起,继承父母的遗愿,完成朝圣之旅。
安顿好女主的后事,当男主从湿漉漉的怀里小心翼翼取出和女主的照片,那一幕我是泪目了,走过这慢慢的长路,男主才真正放下了心中的结缔,理解女主,也接受了女主和前夫的儿子,当最后男主看见儿子将自己曾撕开的照片重新粘在一起,并带在身边时,并没有责怪儿子为何这么做,只是小心的收进了那个装有儿子亲生父亲骨灰的匣子里,终于男主也对于女主曾经的感情释怀了。
虽然影片掺杂了信仰的因素,但是它绝不单单是给人描绘出种种的神迹,而是借此引出了那些更为世俗的主旨和概念:包容和理解同样能够带领我们去往神圣的信仰彼岸,也就是与自己和解,接受冥冥之中的命运。
到最后会发现这一部想要表达夫妻,母子,父子之间关系的作品,父子关系可以超越血缘而存在,血缘是亲情的纽带,但情感同样连接着两个生命个体,甚至于,这种情感比血缘更加可贵。经历过从陌生到亲密,才让这份情感有了温度,可以互相取暖,度过漫漫长夜,度过最后的人生路。
故事的结尾,儿子从开始抗拒,憎恨接受了继父,并穿上了男主为自己买的新衣服。父亲用热水温柔的给儿子洗头,洗净污垢,洗净隔阂,最后,手持剪刀理发,一个救赎,一个成长,互相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电影最后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朝圣的完成并不是故事的终点,生活不会因此而终结,这份迟到的亲情会赋予生活的意义。
两个男人走上了路,一个失去了妻子,一个失去了母亲。
他们因为同一个人,决定去往同一个地方,又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阿拉姜色》同样用一对非血缘的准父子诠释了情感与爱,守护和责任。
网友评论
我的西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