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中国教育报读书会朱爱朝领读群的第八天。阅读的内容是《以教学打开生命 :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阐释》( 刘铁芳/著)第三章的第三节——历时性启发的实现:从好奇心的打开到理性生命的实现。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懂得了学生的早期、成长中期、成长中后期三个阶段对于启发的侧重点不同,分别是保护好奇心、激发兴趣、理性知识的引领。感觉太难了,如果不是朱老师的领读,和那么多人坚持的陪伴,我想我已经放弃继续读下去了。
书中说:“在学生早期阶段,教学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重新打开学生向着生活世界的好奇心,在个体与世界的丰富联系中找到那种最原初的生命情感之流,让学生的身心充分活跃于不断变化着的生活世界之中。”所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更好的与世界产生丰富的连接是多么的重要。
我很喜欢,书中的这些话:(1)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2)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有一种十分死板的等级关系”,甚至是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因为这些语句,不仅风趣幽默,而且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说的十分透彻,同时这也警醒我,恰当的启发是多么的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所要培育的正是儿童对美善事物的永恒的爱。教学就是要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下其对自己、周围的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美好想象和真切理解的种子。
无知识引导的教学不能称为教学,同样,没有理性知识作为指引和中介的启发也是无目的的启发。今天听了一个关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的直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构成学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教师、学生,还有知识。教师、学生和知识锁形成的活动过程与轨迹就是课程与教学。所以说知识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唯有理性的知识作为指引和启发,才是高效、高质的课堂。
听朱老师导读音频心得
听完朱老师的导读,我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由迷茫到顿悟,条理更加的清晰明了。结合自己的理解简要梳理如下:
1、充分的尊重儿童,让他们以符合自己年龄阶段和成长规律,呈现自己的生命状态,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在中期阶段:让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持续而稳到的生命活动
3、在中后期阶段:理性的知识去引领知识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