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元狩五年
罢三铢钱,更铸五铢钱。于是民多盗(私)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淮阳是楚地的要冲),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屡次勉强),然后奉诏。
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将死),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身体不好的自谦词),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门),补过拾遗(提点意见),臣之愿也。”
上曰:“君薄(瞧不起)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考虑到淮阳官民不和),吾徒(只不过)得君之重(威信),卧而治之。”
黯既辞行,过(拜访)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被赶到郡县),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聪明,不接受建议),诈足以饰非(狡诈的可以替自己文过饰非),务巧佞(奸巧的谗言)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专门阿谀皇帝的心思)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以皇帝的好恶言事)。好兴事,舞文法(舞弄),内怀诈以御(引导)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为自己立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追究)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以诸侯相待遇)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白话文]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废除三铢钱,重新铸造发行五铢钱。于是很多百姓又盗铸五铢钱,楚地尤其多。
[点评]
去年废除半两钱,发行三铢钱,今年又废除了三铢钱。再一次更改币制,本意是防止私铸,但私铸更甚。可见严刑峻法治的了一时治不了一世。化解问题还在于正本清源。
汉武帝因为淮阳郡地处楚地交通要冲,所以召来汲黯,任命为淮阳太守。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印信,经汉武帝数次下诏强行授予,才接受这一职务。
汲黯流着眼泪对汉武帝说:“我自以为老死无用,将填沟渠,再也见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还会收用我。我时常患病,不能胜任一郡的繁重事务,愿意充当中郎之职,出入宫廷,为陛下弥补过失和提醒遗漏之事,这是我的心愿。”
皇上说:“你看不上淮阳郡吗?我现在召你去,是因为淮阳的官吏不能让百姓服气,我借重你的威望去治理,你卧而治之就行!”
汲黯辞行以后,拜访大行李息,说道:“我被弃置到地方郡县,不能再参预朝廷议事了。御史大夫张汤,其智谋足以拒绝规劝,狡诈足以掩饰错误,专门说乖巧、奸佞的话,用辞诡辩,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的意思。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他就乘机诋毁;凡是主上所喜欢的,他就乘机称赞。他还爱制造事端,玩弄法律条文,心怀奸诈以左右主上的心意,依靠不法官吏来建立自己的威望。你身居九卿高位,如不早加揭露,您恐怕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李息因惧怕张汤权势,始终未敢开口。及至张汤倒台时,汉武帝将李息一同治罪。
汉武帝给予汲黯诸侯国相的待遇,命其居守淮阳,十年后去世。
[点评]
汲黯真是家国情怀,时刻惦念朝纲。他始终要担当皇帝监护人的角色,对张汤这样的奸臣放心不下,足见他一派忠诚的拳拳之心。
汲黯正直也有能力(《史记》同样记载他到淮阳这段事,后边还多写了一句话“治理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 ) ,对皇帝对国家忠诚耿耿,这些汉武帝都明白,可是他经常给皇帝唱反调,当面让他下不了台,却是皇帝所不容易接受的。汉武帝贵为天子,搞得不整衣冠都不敢见他,还时不时的被他呛声,杀他的心都有。汲黯一直没有被杀头,已经是够幸运的了,但更见汉武帝的胸怀。实际上汉武帝是认可汲黯的。从他对汲黯死后安排就可以看出来。《史记》里说:汲黯死后,皇上因为汲黯的关系,让他的弟弟汲仁官至九卿,儿子汲偃官至诸侯国相。汲黯姑母的儿子司马安年轻时也与汲黯同为太子洗马,他擅长玩弄法律条文,巧于为官,其官位四次做到九卿,在河南郡太守任上去世。他的弟兄们由于他的缘故,同时官至二千石职位的计十人。“伴君如伴虎” ,特别是像汉武帝杀人不眨眼的强势皇帝,汲黯这样的直臣能够善终实属不易。
反倒是“专阿主意”的张汤等酷吏最终没有好下场。为什么?汲黯以赤诚的真心对待皇帝,换取的是皇帝的“平等”对待(不是皇帝衣帽不周都不敢见汲黯吗);张汤他们阿谀皇帝,就是以奴仆的心情和身份对待皇帝,所以皇帝就以主人对待奴仆一样,用之则用,不用则弃若敝屣(所以皇帝可以坐在床边懒散的召见公孙弘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