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集雅阁道玄斋主与她的简友们⭐小鱼星探社⭐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厚的皇帝,唐太宗与康熙大帝也难以与他相比,纵观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厚的皇帝,唐太宗与康熙大帝也难以与他相比,纵观

作者: 爱心小岛2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00:11 被阅读0次

    原创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厚的皇帝,唐太宗与康熙大帝也难以与他相比,纵观他的一生甚至让人相信有“穿越”的可能……

    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关于前二人的功过是非,论说可谓已汗牛充栋,就不说了,在此只想略为言说一下人们较少注重的宋仁宗。

    宋仁宗公元1010年生,因其之前的几个皇兄都夭折了,故起名"受益",五岁封庆国公,九岁立为太子,十三岁就承继大统。

    宋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皇帝中执政最长的,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出现了北宋时期的治世顶峰,被称为仁宗盛治,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翻开厚厚的《宋史》,单从《仁宗本纪》一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位皇帝的雅量,几乎每隔两行,就可以看到一次仁宗为百姓做善事的记录。

    他几乎每隔几年,就释放数百名宫女出宫,让她们回家过自己的日子。这些善事的密度之高,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是极为罕见的。

    仁宗对侍奉他的人也是异常仁慈,绝非一般皇帝能够做到,他到底有多仁呢?举几个例子了解一下,看看是否是在皇帝圈儿里空前绝后的。

    有一次,仁宗在散步的时候,总是不住地回头观望但不说话,手下的太监和宫女看到皇上总是回头看,都相互瞧瞧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等到仁宗回到后宫以后,急忙对周围的嫔妃们说道:“朕渴坏了,快倒水来。”这些嫔妃们都觉得奇怪,就问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回到后宫才喝。

    仁宗缓缓地回答说:“朕口渴了以后多次回头看,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朕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如果说仁宗对待言官的宽容是出于君臣之谊的话,那么他能够设身处地为手下人着想,那就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又一次,仁宗用餐,他正吃着饭,突然咬到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巨痛,他赶紧吐了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不要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

    对待下人的过失,仁宗首先考虑到的不是自己作为皇帝的不适和难受,而是担心下人因此而可能带来的罪责,可见他有多仁慈。

    还有一次,仁宗起床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晚上睡不着所以觉得肚子很饿,于是就特别想吃烧羊。”身边的近臣听到后说:“那皇上为什么不下命令去取几个来?”

    仁宗听后说道:“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要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我享用。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下命令索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来供应我的不时之需呢!那么时间一长,就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啊!怎么能不克制一时的饥饿,而开始无止境的杀戮呢?”

    仁宗的生活也很是检点。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二十八枚,每枚钱一千。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二万八千钱,朕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仁宗一朝,没有“文字狱”,相反,他还非常痛恨“深文周纳”,即罗织材料,陷人罪行的行为。

    当时,有一个举子给成都知府献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意思是只要把守住剑门关,再用火烧掉入川必经的栈道,西川(即四川)就能割据一方,鼓动成都知府与宋朝分庭抗礼。

    这无疑是一首反诗,吓得成都知府赶紧把举子捆绑送至京城,上表请求仁宗治该举子罪。

    仁宗了解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哈哈一笑:“这不过是老秀才急于求官而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可安排他去偏远小郡,出任司户参军一职。”写反诗都没获罪,皇帝反而安排了他的官职,由此可见当时言论的宽松和自由。

    仁宗对大臣也很包容,无论是大官还是小吏。

    苏辙是大文豪苏轼的胞弟,他们哥俩与其父苏洵,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有了三席。

    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在这次晋级进士的考试中,年轻气盛、心忧天下的苏辙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

    当时的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建议对之严厉制裁。仁宗却很淡定地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赐予功名。”

    血气方刚的苏辙仅仅依据道听途说,便在科举考试中“妄议”朝政,且矛头直指皇帝,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也难逃其被灭九族的命运。然而苏辙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倒成了中下层士大夫的表率,仁宗皇帝真是千古明君啊!仁宗的宽容心胸,如大海一般。

    仁宗当时宠幸张美人,张美人的伯父叫张尧佐,进士出身,在地方上任过推官、知州,在朝中出任过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张美人想光大自己的家族,就多次吹“枕边风”,希望仁宗提拔自己的伯父出任宣徽使。

    有一次,在朝堂之上,仁宗把提拔张尧佐为宣徽使的方案提出来,谁料,谏官包拯当即表示反对,使仁宗的提议未获通过,而且包拯说话时,由于情绪激动,唾沫星子还溅了仁宗一脸,仁宗一面听着包拯的直谏,点头称是,一面用衣袖擦脸,最后完全接受他的建议,还称赞包拯敢于直言进谏,是大宋的忠臣。

    后来,张美人问及伯父出任宣徽使一事怎么样了,仁宗说:“你只知道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张美人铁青着脸,甚至比包拯的脸都黑,却不敢多说一句话,此后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因为仁宗的宽厚仁德,谏官也就敢于表述看法。有时候,连他的私生活也不放过。

    一天,仁宗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叫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仁宗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仁宗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仁宗没有接口。太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仁宗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

    太监自恃一贯为仁宗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仁宗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二十九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问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仁宗说:“他劝朕拒绝谏官的忠言,朕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一次上朝,谏官王素曾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

    王素大概过意不去,因此退让三分,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仁宗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这哪里是皇帝啊,就是在当今社会的领导也难以做到啊。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过了考试,但在仁宗看来,他不适合做官,还是填词的好,就给划掉了。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

    讥讽仁宗的柳永不但没被杀头,填词也没受影响,且填得更加放肆,这就非同寻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气,还“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公元1063年黄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

    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宋仁宗之后,当王安石变法失败,宋神宗赵顼又恢复了祖父仁宗赵祯温和的改良做法时,辽国君主急忙召集将领,说:“不许再去边界惹事了,宋朝又回到仁宗的路上了”。

    于我看来,宋仁宗应该是现代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文人穿越到宋朝的……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厚的皇帝,唐太宗与康熙大帝也难以与他相比,纵观他的一生甚至让人相信有“穿越”的可能……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笔名禾子尼,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原宗教学院)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一百二十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十二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各类书籍共计编著五百余册,并全部出版发行。更多详细资料请看冯志亮的百度百科,感谢关注!

    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厚的皇帝,唐太宗与康熙大帝也难以与他相比,纵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xd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