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作者: 竹青妃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2:28 被阅读0次

    1、《周易》中蕴含了怎样的宇宙哲学?

    2、为什么说“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

    3、为什么说“变”是“永恒不变”的?

    一、认识“周”的含义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周,它的起初意思是周代,或者说周人、周民族。《周易》是周人的作品,这一点没有问题。

      第二个意思是周遍,或者说周到、周密、周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的意思就是说《周易》讲的事情无所不包,严丝合缝,非常全面,什么都讲到了。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第三个意思叫做周转,也就是周而复始。《周易》讲世界宇宙的原理,从一个起点出发,讲了一圈后,又回到这个起点,一切从头开始。

      周人、周遍、周而复始,这就是“周”字的三个意思。

    二、“易”字中的奥秘

      易,也有三个意思。

      第一:简易。就是它非常简约,也很平实还很容易。

          是不是这样呢?

      也是,也不是。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易经》的内容,只有六十四个符号,比如乾卦、坤卦。再就是这六十四个符号的名称和解释,分别叫卦名、卦辞和爻辞,确实简易。但要把这些简易的符号,应用到具体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上面,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简约平易、大道至简,倒真是《周易》主张的风格和提倡的精神。

      《易传·系辞上》说——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乾,是很平易的,简单的。因为平易简单,所以充满智慧。

      坤,是很简约的。因为简约,所以富有能力。

      平易,就容易知晓;简约,就容易遵从。容易知晓,就有亲和力;容易遵从,就有创造力。有亲和力,就能长久,成为永恒真理;有创造力,就能壮大,成为发展动力。

      天长地久的永恒真理,能够成就贤人的品德;不断壮大的发展动力,能够成就贤人的事业。

      《易》虽然简约平易,却囊括了全部真理啊!

      这当然未免夸大其词,但有道理。什么道理?简约平易,确实是真理的特征。

      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一种观点,一种学说,如果不能用简约平易的方式去表达,不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那它还不属于真理,值得怀疑。真理一定是简约平易的,《易》就是简约平易的真理。

      第二个意思,变易。其实,易,就是变。易这个字,它的起源也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上面是一个日,下面是一个月,日月为易。白天太阳出,晚上月亮现,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变化嘛!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第二种,说是蜥蜴,就是变色龙。蜥蜴会变颜色,能伪装。易就是蜥蜴,所以也是变。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第三种解释,可能更靠得住一些,就是倒水。请看易的字形图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很清楚,甲骨文的“易”,最早是两只手抓住一个杯子,把这个杯子里的水倒到另一个杯子里去,也是变。或者说,易位。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后来,省掉了手和另一个杯子,只有倒水。再后来,就变得很像现在的字形了。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总之,日月、蜥蜴、倒水,意思都是变。易既然是变,那么,《易》就是关于变易的真理。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呢?是不易。不易不是不容易,而是不变。也就是说,易是变,同时又是不变。这也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特点,往往同一个字,代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意思。

      比方说“乱”(亂),在上古就同时是“治”。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周武王伐纣:“受(纣王)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书经》的《泰誓篇》讲,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发表演说,说“受(纣王)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这个“亂臣”,就是“治臣”,不是“乱臣贼子”。

      这话的意思,是说殷纣王那边人很多,但不跟他一条心;我虽然只有十个人,却都能治理国家,而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实际上,治理的“治”,本来是“亂”(乱)这个字,这个字(亂)的本义也是“治”。这一点,看看字形就知道——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这样看就很清楚吧了,亂的字形,是上面一只手(爪),下面又一只手(又),中间是丝。丝容易“乱”,所以必须用一只手在上面抓着,又一只手在下面托着,才有可能“理顺”。

      理顺就是“治”,不顺就是“乱”。

      所以,亂,本义首先是“治”,其次才是“乱”。现在我们写的治国的“治”,原本是治水的“治”。治丝的治,治国的治,都是”亂“。

      后来,大家觉得治和乱都用一个字,也太乱了,这才用治水之“治”代替理丝之“亂”(治)。

      治就是乱,乱就是治。没有乱就没有治,没有治也没有乱,这就是中国文字表现出的辩证法。

      同样,易,就是变,也是不变。没有变,就没有不变;没有不变,也没有变。

      不过这样一说,很多人就会犯糊涂,就会问,那你这个“易”,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呢?

      这一点,《周易》的思想也非常明确。

      《周易》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有变有不变,也变也不变。

      什么变,什么不变呢?

    《周易》中包含宇宙智慧

      事情变,现象变,事物和现象背后的规律不变。也就是说,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而且,现象不断变化,也是规律。因此,我们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不变的。变化的规律(怎样变),也是不变的。

    三、《周易》的哲学

      变(易)既然是不变(不易)的,那它就是可以认识、可以掌握的。《周易》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我们把这些规律找出来,然后指导我们生活。

      那告诉了没有呢?

      古人认为告诉了。而且他们认为,《周易》告诉我们的这些规律,也是不变的。因此,《易》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这就是所谓“周易”了。它是简约平易的真理,关于变易的真理,永恒不变的真理,同时还是周遍周全的真理。

      或者说,所谓“周易”,就是要用最简单的符号和系统(简易),来认识、概括、掌握和阐释,不断变化的现象(变易)背后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不易)。而且这种把握,还是周遍、周到、周全、周密,可以周而复始的。这就叫: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系辞上》

    四、孔子与《周易》

          在孔子晚年,学识丰厚,阅历博深之际,“夫子老而好《易》”。

        《序卦》开篇就讲:“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这一段话讲了乾、坤、屯、蒙四卦的要义和地位。说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启始时期,人类处在蒙昧幼稚的发展阶段。

          从《需》卦到《小畜》五卦,说明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获取饮食,自然结合成氏族、部落等集合群体,为求生存而发生联合、争斗、诉讼,初步发展到有小量剩余食物和生活资料的小畜时期,《序卦》曰:“《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师》者众也。”“《比》者比也”,比就是亲附,众人相互亲附,形成集合力,而达到了《小畜》,畜同蓄,积蓄。

          从《履》卦十到《离》卦三十,这二十一卦反映了人类进入礼制的文明时期,物质生产、生活发展到《大畜》《大有》,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往复转化,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到更加繁盛亮丽的时代,“《离》者,丽也。”

          《序卦》云:“《履》者,礼也”,礼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制度,履是践行礼制。“履而泰然后安”同时也就出现了与之相反的《否》事,“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盅》。《盅》者,事也”,故教之以《同仁》《谦》《豫》《隋》,以致往《复》而行,达到《无妄》《大畜》,“物畜然后可养…《颐》者,养也。”再经《坎》坷,而至繁盛《离》丽。

        《下经》三十四卦,前三十二卦集中展示,讲述了人事发展的自然程序:“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接着讲人道曲折艰辛的历程,说明人生路上有《恒》久,有《遁》退,有《晋》升,有《夷》伤,有《蹇》难,有《解》缓,有《损》失,有《益》得,有《姤》遇,有《涣》离,有《困》难,有《革》变,有《鼎》新,有《震》动,有《艮》止,《渐》而进,有《归妹》,大而《丰》,《节》而信之,至《兑》而欢悦。

          最后,《既济》《未济》两卦,是《上下经》全篇的总结,感悟:人类社会发展,世事人情,如大江逝水,川流不息,循环往复,既了,未了。

          孔夫子依托六十四卦的卦序,能以如此深刻透彻地阐明社会事理,唯圣哲之睿智,谁与齐比?令世人叹服!

    部分内容源自《易中天文化史》

    如有错处,请朋友们指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y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