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是苍白无力的,除非有行动做后盾。
太多父母喜欢絮絮叨叨,子女根本听不进去。这就叫“言语是苍白无力的”;然后父亲怒了,诉诸武力之后,再展开说教,子女无不言听计从,这就叫“有行动做后盾的言语”。
新来的总监,口若悬河,会议开得飞起,一线销售就是怀疑他的水平;一定要经历一次销售周期之后,大家才肯对总监明确态度,决定是服还是不服。
这些想法,是看了一段故事才有的。故事说,老公长期劝老婆看书,可惜没有效果,直到老公通过写作变现之后,老婆才开始慢慢模仿老公,开始看书。“说教是没有用的,自己做个样子出来,别人自然知道跟好的学。”当时深以为然。
秉持这个观点,逐一验证生活现象,无不中。从客观观察现象,到联系个人生活经验,都是这样的规律。我非常希望小儿重视阅读,说了无数回,无用;除非我能直观地证明阅读的作用。
芒格也说过:“要得到美好的东西,首先要让自己配得上。”自己说的那些大道理,最好是自己亲身验证过的;捡别人的道理到处说,有点肤浅。
照这个规律看起来,口头说教真的没有什么意义。既然人都知道跟好的学,那么把自己做到最好,别人自然就会模仿起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德经》里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也可以理解成“言语是苍白的,除非是为了传达客观存在的道。”
感悟:言语是工具,应该服务于另外的“真实”。这“真实”可以是行动、可以是被验证的规律、可以是其他一切……总之言语不能单独存在,言语的力量取决于言语为之服务的“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