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男人,我们想到的往往是温文尔雅,玉树临风的高大男子汉形象。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男人的另外一种美!
我们这里说的男人的艺术是京剧的艺术,在清朝的时候,是不允许堂客也就是女生看戏的,既然不能看戏,就更不可能唱戏了,但是,戏台上还是需要女人的,那就需要男人去扮演,需要思考怎么样让男人像女人,如果跟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一样的话,就显得有点矫揉造作了,大家肯定也会受不了。女人喜欢涂粉,那么我们就涂上厚厚的粉,女人的声线比男人高,那么我们就把它高到极致,女人走路的时候因为是小脚,有种风摆杨柳的感觉,那么我们也把它扭到极致,所以,京剧所有的东西,它都是一种夸张。
后来五四运动,打开了新思潮,女生可以看戏了,可以上台了,自然而然,女生也能演戏了。但是,女生唱戏还是得模仿男人学女人,所有装扮艺术都是一样的,也是要敷厚厚的一层粉,也是不能用本声,要用假声来唱,这是京剧的程式,是不可以变的,变了味道就变了
说到京剧,不得不提的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就是梅兰芳先生了。梅先生的天赋并不是一等一的好,从小父母早逝,跟着伯父梅雨田先生长大,伯父带着他去见老师,老师说把这孩子领回去吧,这孩子不灵,说他的眼睛长了一双死鱼眼,从那开始梅先生就把这事记在了心里,那怎么办,我还要吃这碗饭。所以下定决心要勤学,所以梅先生有很多独特的癖好,比如说养鸽子,养金鱼,他把鸽子放到空中,眼睛顺着鸽子走,还有就是夜晚点着一根香,眼睛跟着这个香转,炼眼神。所以说,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最后才成为一代名家。
他的祖父在当时清宫是非常有名的名角,经常给光绪他们演出,祖父和父亲都是唱旦角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了,但他的伯父是拉胡琴的,他们家都是梨园世家。
当时唐玄宗在梨园这个地方他养了很多乐工,后世把这个称呼为梨园,自然而然这个行业也把唐玄宗作为祖师爷,上台之前都要给他上香,唐玄宗在戏班里也唱戏,他是演丑角的,丑角在过去的地位是最高的,之前他们化妆的时候都是没有凳子坐,因为化妆间特别的小,只能坐盛衣服的箱子,节省空间,旦角坐大衣箱,其他演员只能坐盔箱(盛道具的箱子,刀枪啥的)唯有小丑,是可以想做哪坐哪,这一点还是挺新奇的
梅先生在他的不同时期,他的装扮都是有一些改良的,他的一些改良,后来直接影响了整个京剧界,从他开始有了一些夸张的手法,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过去化妆脸是类似尖一点的,后来演变成了鹅蛋脸,包括之前的帽子也是大大的,梅先生觉得应该改良成更合适一些。梅先生演过各种不同的角色,有文戏,也有武戏。从装扮上来讲,也有各种不同的行头。
梅先生演出的《天女散花》《嫦娥奔月》《黛玉葬花》以前很少有这样的作品,因为戏曲都是以故事为主的,故事情节要高抬教化,让别人有启迪。所以说,在广大的农村,也有戏曲。虽然农村人不识字,但是他们知道很多的故事,就是从戏台上来的。千百年来,戏曲用它高抬教化的形式流传了很多年,但是,直到梅兰芳出现了之后,有人发现梅先生有一个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我演什么大家都愿意看,因为,我很美!所以他会演像黛玉葬花等这样的戏,像黛玉葬花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和情节,无非就是哭一哭把花埋掉,但是大家也愿意看。这种戏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梅先生可以演,其他人演没有人看,所以说他的美到了一种极点,具有一种仙人的气质,一般人是演不出来的
在国外梅先生也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在西方的艺术里,从來沒有过这种写意的表达,他們第一次认识到,哇塞,原來不用真的放上一些真实的道具就能巧妙的完成故事,也不用特別的音效,只用锣鼓和音乐就可以表达很多事情,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穆桂英挂帅,是梅先生生命中最后排的一部戏,穆桂英53岁出征,人老心不老,梅先生觉得跟他当时的心境很像,艺术是需要一步步唤醒的。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在日益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也面临着艰难传承的境况,类似的戏曲学校招生困难。现在没有人愿意让孩子来学习戏曲,因为从小就要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学戏曲艺术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祖辈就是干这个的,忍心让孩子学,另一种就是家庭收入不高的孩子,真正的有钱人,基本都是出国留学,稍微好一点就可以考北影中戏了,是不愿意让孩子受这个苦的。
记得小时候老家每年年底都有戏班子来庙宇里边唱戏,在我们那边叫半班戏,跟京剧有一些类似的地方。现在也还保留着这样的民间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格外的热闹,小孩子们乐翻了天,大人们也放下了手上忙了一年的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小时候模仿能力强,看完戏,我也会唱几句,还会走几个莲花步呢,哈哈,到现在街坊邻居长辈们还会拿这事开我玩笑,小时候也是个可爱的开心果呀。京剧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也是略知皮毛,但是,作为中国的国粹,年轻人也可以更多的去接近它,了解它。
网友评论
01
文章开头,你写道京剧中为什么要由男人去扮演女人,后来女人可以演女人了,但京剧的程式又不能变,还得假唱,否则就没味道了。
02
文章中间,你着重从梅先生小时候如何刻苦练功,又到说到他世代梨园家世,演到最高地位的丑角。梅先生演戏过程中,还根据不同装扮进行改良。他不仅在国内演什么戏大家都爱看,在国外同样受到很大的欢迎。我不由得打心里开始佩服梅先生。
03
文章最后,你担忧京剧作为国粹,还是传承的问题。老一辈的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更需要新一代来传承。你很怀念小时候的过年演戏的风俗,也会走莲花步,成为大家的开心果。哈哈,你太有趣了。
读完你的文章,我在想,你虽然没能成为京剧演员,但你用你的笔在传承我国的文化。我对国粹不太了解,更没有戏曲的爱好,但你竟让我有想看一场京戏的欲望,更激起了我对中国的文化自信。习主席说,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更是一种力量,会促使我们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感谢你激发了我的文化自信。非常棒!
建议: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国粹,传承我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