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内容:
1.散文教学解读与课程设计 P252——265
2.创设学习境遇,落实语文要素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及解析 P266——278
3.入景.入境.入情
——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课堂实录
P279——291
二、阅读笔记:
1、统编版小语文教材中散文文本的粗略统计和简析。散文的分类: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抒情写意类、议论随笔类。
2、散文解读.的传统"文体"视角与当下"素养"视角。(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勾勒了语文教育的美好蓝图和母语学习应为学生带来的生命成长愿景。)
3、散文解读如何转化为指向"素养"获得的教室课程设。(“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解读,其目的是在散文的课堂上通过教师指向素养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
4、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如何"融合",才能创生出具有整体意识、关联意识、发展意识和创造意识的母语教室课程,就需要教师秉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教育理念,深入研读单元内容和目标,整体规划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在真实的境遇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1.聚焦人文主题,创设学习境遇;2.聚焦单元导语,明确内容的目标;3.聚焦内容结构,整体领会"富饶”;4.聚焦阅读要素,丰富学习体验;5.聚焦读写联系,尝试迁移运用。
5、1.联结经验,激取导入;2.组块积累,厘清线索;3.运用策四略,图文转化;4.提纲挈领,领悟写法;5.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入景﹣读出文字画面;
入境一读出文字情境;
入情﹣读出作者情感。
三、阅读收获: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阅读我的收获是散文这种文学体裁,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到今天这部分内容阅读后,无论是什么内容的教学,我们都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不是让他们会做题,而是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知道散文文体的存在,能正确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