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入门必读:人体内的“圆运动”(下)

作者: 山青11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22:44 被阅读0次

昨天分享了人体内“圆运动”的初步概念:《中医养生入门必读:人体内的“圆运动”(上)》

今天我们会了解到:如果体内的圆圈不能正常有序的升降运转,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如果这个圆圈能井然有序的运转,就会像风扇吹散有害烟尘一样,为身体构建一道坚固的屏障,抵御住外邪的入侵,中医管这叫正气,西医则叫免疫力。


人的正气充足,就好比穿了金钟罩、铁布衫,可以百病不侵。相反,如果体内的圆圈运转杂乱无章,或者干脆停转了,势必会正气减弱,免疫力降低,疾病自然趁虚而入。


现在人们很重视养生,那么就更应该了解身体的圆圈理论,因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之相关。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一.肺气

本来应该是下降的,但如果肺气上逆会怎么样?

那就会导致:哮喘,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哮喘病发作,不能及时医治而去世的。

二.心火

应该随着肺气的下降而下降如果心火不降憋在上面,人就会

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眼睛发火。
同时,因为心火不降,肾水缺乏温暖,人的下半身也会格外寒冷,这叫上热下寒。


三.胃气

人吃东西时,食物是从嘴里进入,然后来到胃里,整个过程都是由上而下的,所以胃气必须向下运行,如果胃气偏要往上走,人就会:

反胃、恶心、胃胀和胃痛。
现在很多胃病的症状都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胃酸上涌,这也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四.肝气

应该是随着脾脏之气上升的,如果肝气不升,郁结在那里,或者在身体中乱窜,就会:

消耗人体内宝贵的津液,当津液消耗殆尽,人就会经脉挛缩
同时,肝气横逆克脾土,会导致脾胃系统的疾病;另外,肝气郁陷,还会出现“风动”的现象,导致各种抖动类的疾病

(注意:中医所说的肝,不是西医解剖学里人体右边的那个肝实质,而是肝的系统功能,在身体的左边。)

五.肾水和脾脏之气

本来应该是上升的。

1.肾水

要是无法上升,就会心肾不交,出现:

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①等症状。

①带下:带下属于中医名词

广义泛指妇科疾病;

狭义主要指白带异常的疾病,白带异常可见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2.脾脏之气

如果不升,消化系统运化无力,则会出现:

食欲不振、小腹坠胀、神疲乏力以及气短等症状


中医说“百病生于气”,这里的“气”就是指气机紊乱,即身体内的这个圆圈运动被什么东西卡住,憋在那里,要么转得不那么顺畅,要么干脆不旋转,可以说,很多疾病的源头都在于圆圈运动的失常。

“气”的运行是一个圆圈,环环相扣,那么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拖累整个圆圈运动。
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入手,医小治大。比如通过疏肝理气,用力猛推一把,让郁结的肝气上升,让整个圆圈重新转动起来,治愈很多疾病。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药物、针灸和穴位按摩等方式,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轻轻一推,让圆圈恢复旋转,让气的运行重新顺畅起来



所以,我们可以说: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圆圈运动。


最后,附上链接一篇:《圆运动图文全解(学圆运动的必须保存) 》,主讲:

① 以人体脏腑的气血运动图,为一些疾病做分析;

②黄元御的圆圈论中各脏腑升降不力的症状及用药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养生入门必读:人体内的“圆运动”(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xa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