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并没有变。。
壹
生活从来艰难,所以更需要高昂头颅。
前几天来北京见到之前的同学,才毕业两三年的我们聚在一起,无一不是在感慨生活不易。
未毕业的我们带着天之骄子的骄傲,希望毕业后能够靠自己的打拼养活自己,闯出一番天地,实现自己的抱负。
随着毕业走出校门,更多人却选择了稳定的面包,每天面对的要么是柴米油盐的琐碎事,要么是房价又涨了、恋爱又吹了、工作又被批了之类的糟心事。
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还未到中年就已落得一身烟火味,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仿佛已经与自己不相干了。
有人说这一代是失去信仰的一代。是的,我亲眼看到失去信仰之后人是如何变成行尸走肉的。但身为这一代人我却更能理解,这其实并不是失去信仰的一代,而是这一代人的信仰太过理想,而现实的门槛又过高,令他们觉得毫无希望企及。
这种差距带来的绝望形成了这两年流行的“丧文化”,那些扎心和戏谑的段子,是现代年人往生活脸上啐的唾沫。
是一种无力却又不愿屈服的反抗。
这种骨子里诞生的反抗,最终演化成对现实的嘴炮,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扎根在我们中国人的意识里。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其中的代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颠沛流离半生,晚年盖了几间小茅草屋,结果一场大风将屋顶茅草一层层卷起,又被邻村顽童恶作剧抱走,接着大雨倾盆,长夜沾湿,一彻无眠。
是不是让人想想都觉得很想死?如果落在我们身上,我觉得“我已经差不多是个废人了”。
可杜甫却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面对生活的困境也是无力的,但他用胸怀,把对生活啐的唾沫,变成了清流。
所以我们对生活最好的反抗就是,成为那个生活不想让你变成的样子。
贰
随遇而安,也是一种能力。
这次来北京,变化最大最让我意外的是L。
L是我的发小,也是我们公认的才子,论能力论收入在我们之中都是佼佼者。可这次来之后我发现L像变了一个人,落魄得像个叫花子。
倒不是说穿得有多破烂,而是感觉他已经完全放弃了现在生活。
L说他梦想有个落地窗的房子,有个不算贵十几万的车子也就足够,周末可以看着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可以开着车带着爱人自驾游。
他的工资算是挺高的了,可是他告诉我他为了这个梦想拼命存钱,为了省钱租着拥挤潮湿的地下室、穿着淘宝和地摊的衣服、一个星期才敢和女友吃顿黄焖鸡解馋。
我觉得L现在处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对于他的梦想来说省钱是没用的,只是给他一种他在向梦想靠近的幻觉,他幻想的生活如果不是一夜暴富可能永远不会来。
可是这幻觉又像毒品一样吸走了他现在生活的一切质量。
我到L的住处去看了看,是个小区的半地下室,门口就有一摊常年不干的积水,下面的水泥地泛着淡淡的绿色。地下室里除了隔出来一个卫生间,卧室和客厅都是在一块的,脏衣服随便地挂在椅背上、沙发上。
看得出来,他没把这当家。
确实,这和他理想中的家相距甚远,只是一时安身之地。但对于此时此刻的他来说,这就是他的家。
他如果愿意,再做个隔间,隔出一个卧室一个客厅,到宜家上置办些便宜的家具,也就几千块钱的事,再花上一个周末的时间好好大扫除一下,就能让他的生活翻天覆地。不用把自己逼得这么凄惨。
我们想要美好的明天,但也要有能把今天过好的能力。
古代许多文人都经历过被贬、被流放,也有的自己退隐山林,就像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雕梁画栋的豪宅会在历史中湮灭,这篇《陋室铭》却能流传千年。
可能这只是我们一时的安身之所,但是只要心还在,只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还在,其实哪里都是最好的住处。买房和租房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对于我们人来说,其实这一辈子,也不过是租住在这人世间的罢了。
或许生活在某些方面会亏待我们,但对生命的宽厚都是同样的,无论环境如何,我们总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即使在租的房子里,打扫得干净明亮,收拾得利落得体,再配上点点充满生机的盆栽,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生活。
随遇而安,是生命的恩赐。
叁
可能我们都缺少那个改变的起点。
这次一别,很多人可能要再过上好几年才能见一面了吧。
我们都有一个感触,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小时候约起来是“明天下午我去找你玩”,高中时是“这周末我去找你玩”,大学时是“这暑假我去找你玩”,毕业后是“今年我去找你玩”,可能以后就会变成“等我有空再去找你玩”。
我们老得也越来越快,大学一眨眼,毕业了,毕业一转头,三年了。
小时候很单纯,总觉得时间有某种奇妙的魔法,只要到了某个节点,就会产生奇妙的反映。18岁成年那天立马就懂事了,考上大学以后立马就自由自在了,毕业之后立马就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了,30岁而立那年立马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在年轻的时候,有时时间的魔法还是很有效的,但是毕业之后,这魔法似乎在这成人的社会里就并不起效果了。
就像我们毕业几年之后还有人未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奋斗一生,也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反倒是我们在环境的压力下,一点一点丢掉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一点一点降低自己标准,最后彻底迷失了自己,过着不喜欢不想要却又舍不得丢不掉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被巨轮碾过,可我们扁平得令人发指,连一颗让生活的车轮颠簸一下的小石子都没有。
我想起《韩非子》里的一则小故事。
纣初立,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将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高台广室。
几千年来文人一直用这则故事来警示君王。但我们一点小小的欲望还做不了商纣王,不过我们确实都要保有一双自己的“象箸”。这是我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起点。
我之前认识一位同学N。N的家境很不好,但她却对苹果特别感兴趣,她有个室友M家里条件很好,从IPOD、IPHONE、IPAD到MACBOOK应有尽有。但那时对N来说,不要说这一套了,能有一个苹果手机都只是梦想。
大二的假期我们一起去实习,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不算多,但两个月加起来也有几千块钱,刚好够买一个IPHONE。那时我也怂恿N给自己一个奖励,我还记得她眼神里的兴奋。
可开学之后我发现N用的还是那个破旧的国产机,一问才知道,这个懂事的女孩最后还是把钱交给了家里,没有满足自己的梦想。不同的是,她那五颜六色的国产机上面,多了一个雪白的苹果耳机。
她知道自己得不到,但又不打算完全放弃。现实,而又极度浪漫。对于她来说,那个耳机就是她的“象箸”,就是她让生活碾过的轮子颠簸一下的小石子。
这个社会不现实的人是没办法生存下去的,可不浪漫的生活又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痛苦和绝望。
我们可能没办法改变这糟心的青春生活。
但我们能尽可能地让自己活得优雅一些。
其实古代人的生活比上现代人更加糟心,没有空调、没有WIFI、没有冰棒,还时常经历战乱、饥荒、洪灾。
但古代的风花雪月却是现代人没有的奢华,一个不起眼的配件,也能包含山川和古今。
浪漫确实很贵,但不是贵在价格,而是物以稀为贵。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