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情比同情更好

共情比同情更好

作者: 同时代你我ta | 来源:发表于2021-11-06 09:23 被阅读0次

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共情需要在情绪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共情需要把有倾向性的偏见放在一边,并控制那些自动进行评判和谴责的冲动。表达共情的话️个关键步骤,就是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能够直击他人内心和灵魂的言语——需要自我觉察、细心反思和大量实践。

️不要匆忙做出评判。共情是避免当人们感到挫败的时候,容易看不到事件的特殊性,而认定事件具有普遍规律,进而导致自己做出不宽容或很苛刻的评判,这样我们不仅否认了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还阻碍了个人的转变。真正的生活是流动的,人们一直都在适应环境,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都是能让步和弯腰的。

️关注你的身体感受。共情也含有明确的躯体成分,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叫作共情神经系统。当我想要弄清楚一个人他当下的想法是什么的时候,我就让他的面部表情尽量精准地模仿他的表情。然后,等着我的头脑或内心为了呼应这个表情会出现什么样的想法或情感。

相关文章

  • 共情比同情更好

    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共情需要在情绪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共情需要把有倾向性的偏见放在一边,并控制那...

  • 共情比同情更重要

    今天我们来讲讲同理心和同情心。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当女儿向母亲倾诉自己的苦闷心情时,有的母亲会静静地坐在旁边聆听,...

  • 共情≠同情

    一只狐狸掉进了地洞,在里面呼喊:“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承受不来!” 就好像遇到坏情绪时的我们,感到孤独害怕,无...

  • 同情?共情?

    帮助者一般倾向于快速界定具体问题,趋向于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地参与,他们一般总是在表达同情而不能共情。快速界定问题背后...

  • 同情-共情

    昨天谈到关于问病史不小心触碰到病人内心的伤痛之处时,我们应该补上一句“对不起”。 昨晚睡前脑袋里面一直想着这个事,...

  • 悦纳自我第7天

    《共情的力量》第二课 共情的表现形式:表达和倾听 讲到共情,很多人会将其与同情混淆 那么共情与同情的区别在哪呢? ...

  • “共情”不是“同情”

    很早便接触过“共情”这个词,但是在应用效果上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的欠缺。今天,在学习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句话,瞬间豁然开...

  • 共情与同情

    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可怜算作甚,当然出自同情,因为你从你的角度出发,才引发出的可怜。 那到底...

  • 共情与同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共情的定义是:“共情是能够深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主动用当事人的眼光、态度看待这个世界,...

  • 共情VS同情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Day616】2021/2/10 星期三 晴 在日常学习中及课堂上,刘老师一直强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比同情更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ad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