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宋代文化人,无论讲名气,还是谈个人命运,都绕不开“眉州三苏”。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携子入京,旨在为二子谋求功名,报效国家。一个父亲以博学多才享誉天下,儿子们又双双及第,本乃苏门之福之幸也。可大宋斯时时局动荡,仁人志士心忧国事,亦难施展拳脚。苏轼一生“三起三落”,暮年自儋州返还竟病逝于常洲,葬于郏县。其弟苏撤暮年落寂,亦死于颍昌,伴兄眠于一处,时谓“二苏坟”矣。
苏轼画像奇怪的是:历史上这里原本只有苏氏兄弟塚,咋就变成了“三苏坟”呢?父亲苏洵病逝,两儿子亲自护送灵柩返眉州落葬的呀!这里有故事,是后世文化人尊苏怜苏的慈悲情怀故事一一
暮年落泊,苏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苏辙画像先说苏辙(字子由)吧。其人性格内敛,入仕命运与哥哥相比看似平稳,但也没好到哪里去。苏辙履历如次:嘉祐二年(1057年),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变法受牵连,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因上书言事忤逆哲宗,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又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最终定居颍川,自号颍滨遗老。
苏洵画像嘉祐六年(1061年),有学问却无功名的苏洵经欧阳修推荐,被任为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其后便去礼院专心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了。志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四月病逝于京师,享年58岁。六月,苏轼苏辙扶护,官船载洵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再入三峡延水路于次年四月方护柩还家。父子三人自1056年出眉州,十年两回转,第二次却是护送死人。
舍弃原籍,苏轼兄弟葬它乡
三苏纪念馆苏轼倒霉时,留诗“狱中示子由”云:“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它宛若偈语,使位于河南郏县城西小峨嵋山东麓茨芭镇一隅,真成了三苏坟地。
人们也许会问:三苏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又是宋朝命官,走南闯北,作古后为何不回原籍而葬于它乡河南郏县呢?
究其缘由,乃苏东坡主意。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辙出知汝州,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便道于汝与弟相会。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郏城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著名的黄帝钧天台即于斯。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酷似家乡峨眉山,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
三苏祠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遇大赦,苏拭远途北归,于8月24日病死于常州,享年64岁,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将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11年后,苏辙卒于颍昌,其子将之与苏轼葬于一处,称“二苏坟”。
苏洵本葬于眉州眉山故里。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
三苏坟门亭三苏坟由三苏墓园、广庆寺、三苏祠三部分组成。
三苏陵园,坐北向南,颇具规模。一座高5米、宽3米的红石牌坊,横眉镌刻“青山玉瘗”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尤为醒目。神道古柏相映。甬道两侧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仗严整。石坊东有斋房5间,是过去官宦、名流祭三苏吃素沐浴之处。正中为飨堂,系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堂内立有各代碑刻、四壁嵌有众多石碣。堂后为祭坛,坛后三冢隆起,中为苏洵衣冠冢,东为苏轼墓,西为苏辙墓。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个墓冢,为苏轼六公子墓。
三苏坟牌坊广庆寺、三苏祠坐落在陵园西南处,前寺后祠。广庆寺建筑风格独特,最明显的特征是一进三院、寺祠合一,国内鲜见。据说东坡死后,这寺名乃宋高宗所赐。名寺院僧人四时守护坟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苏轼兄弟的忌日,都要为他们的亡灵超度、安魂。
广庆寺三苏祠内的三苏塑像,距今已近700年了,仍然未曾瞑目。凝视塑像我傻想:究意是始终不肯忘却爱他们又恨他们的宋朝呢,还是有什么夙愿未了、抑或有啥叮嘱想对后朝后人们诉说?
史实是,风雨飘摇的北宋朝廷待三苏父子很簿:忠心报国且刚正不阿的苏东坡被追封为“文忠公”,是死后70年;苏辙去世后,待遇较哥哥好点,曾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到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孝宗时更追谥文定公。
三苏坟试想,斯时北宋不再,大中华只剩南宋半壁河山了,三苏们收受此“谥”,是哭是笑?
哦,大宋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