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事会·自动投稿想法简友广场
书法篆刻家李羊民联手于右任,书法《望雨》被台湾会馆收藏

书法篆刻家李羊民联手于右任,书法《望雨》被台湾会馆收藏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1-12-08 15:01 被阅读0次

今年是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正式成立40周年,联谊会主办的“笔墨抒怀·情聚两岸——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于11月29日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李羊民从主办方手中接过收藏证书,他创作的书法作品《于右任〈望雨〉》被台湾会馆收藏。

于右任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1949年11月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

自到台湾,于右任先生就一直思念在家乡。他1959年创作《望雨》诗,就是明证。

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

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

1959年,于右任先生来到位于金门岛的太武山上,这里距离厦门不到10公里,大陆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可见。正当于先生热泪盈眶之际,海上刮起了风,空中飘起了雨。于先生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诗。

于先生一生追求自由独立,矢志不渝,更不愿意承认因为来到了台湾而有所减损。但面对着时代的风风雨雨劲吹动着台湾海峡直至整个太平洋地区的现实,尤其是站在金门岛的太武山,顶风冒雨瞭望大陆,那份无奈、那份孤独,不正说明他其实伤得很深吗?

诗的最后一句“雨湿神州望故乡”,一语双关,既是指眼前的实景,也是忧心于当时的形势。一个“望”字,既是对局势的失望,又是遥望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于先生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晚年羁留台湾,于右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故乡》。诗中无限悲痛地抒发了先生对故乡、对大陆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台湾海峡两岸骨肉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先生病逝。同日,《望故乡》公开发表,成为于先生的人生绝唱,也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李羊民与于右任先生同为陕西人,都对艺术充满了激情。此次收到主办方的邀请函,他第一时间就想要创作一首于右任先生的诗,并在《望雨》和《望故乡》中反复思考,最终选定了《望雨》,并用自己最拿手的篆书来书写。

疏密错落表现了于先生的孤独,庄严美丽体现了于先生的精神,纯净简约又是于先生的凝重,透过纸张,我们仿佛能看到于先生右手扶拐杖,左手伸向祖国,满脸沧桑又眼神坚定的形象。

这幅作品展现了李羊民先生良好的文艺理论修养,和他取法高,路子宽,法内求精,法外求尊的艺术造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法篆刻家李羊民联手于右任,书法《望雨》被台湾会馆收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jt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