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的方法,分别是发现隐藏的需求,给家人最需要的东西;不要假设对方知道,有事情及时甚至提前沟通;清理障碍拉近关系,让你跟家人更亲密。
在家庭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隔阂和不理解产生,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纠葛产生,最重要的是,很多的人都过着是情感隔离的生活。感受是什么,他已经遗忘了,用对错是非去处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情。看世界总是二元的,不是对的,就是错的。这样子的状态,让他自己过得疲累不堪,家人也疲惫不堪。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评判标准都不一样,很难达成共识。甚至一个人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他的标准都会不断的发生改变。
但是,感受是一定是真实的。我走路不小心跌倒了,我觉得很痛,这个感受一定是真实的。但如果家人一定要用“走路不能看手机”,这个是你自己的问题,这一套标准来评判这个事情。我就会觉得不被家人所接纳和理解。
孩子考试成绩很糟糕,他的沮丧和失落一定是真实的。哪怕他是因为平时不用功,造成这样的结局。
所以,一个人要有爱别人的能力,一定要有感受自己的能力。今天我被领导批评了,我很难受,我看到我自己这份难受的感觉,我拥抱自己这份感觉。下次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我就能够感同身受。
在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真实的沟通。用陈述性的语言,加上自己的感受,谈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所有看法。这样的陈述不具备攻击性,又达到了家人之间互相了解沟通的目的。
当然这种层面的温和的沟通,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但是实际上,攻击、争吵方式的沟通,何尝不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只不过这样的方式需要解读。
孩子今天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闷闷不乐,有可能你在提醒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大发雷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看到孩子的感受。关切的询问孩子,“你今天怎么了?你看起来心情很不好的样子。”这个时候孩子就有可能把内心的苦闷给家人倾诉。即使这是一个不太爱表达的孩子,听到父母这种程度的关心,内心的那些愤怒和不满的情绪也会慢慢的平息。看见就是爱。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件事情的对错真的没有那么重要,而是应该穿越这些对错,去看到家人的感受是什么?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父母不要三观太正。实际上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父母不要用那些道德的东西去衡量孩子。道德从来就是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捆绑别人。一个家,如果只讲冷冰冰的教条条款,那么这个家必定没有温暖产生。那是法庭,不是家庭。
人们常说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这个港湾需要我们用心去营造。需要我们看清楚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然后适时的给予支持和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