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即是爱

看见即是爱

作者: 可可儿妈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9:57 被阅读0次

三个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的方法,分别是发现隐藏的需求,给家人最需要的东西;不要假设对方知道,有事情及时甚至提前沟通;清理障碍拉近关系,让你跟家人更亲密。

在家庭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隔阂和不理解产生,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纠葛产生,最重要的是,很多的人都过着是情感隔离的生活。感受是什么,他已经遗忘了,用对错是非去处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情。看世界总是二元的,不是对的,就是错的。这样子的状态,让他自己过得疲累不堪,家人也疲惫不堪。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评判标准都不一样,很难达成共识。甚至一个人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他的标准都会不断的发生改变。

但是,感受是一定是真实的。我走路不小心跌倒了,我觉得很痛,这个感受一定是真实的。但如果家人一定要用“走路不能看手机”,这个是你自己的问题,这一套标准来评判这个事情。我就会觉得不被家人所接纳和理解。

孩子考试成绩很糟糕,他的沮丧和失落一定是真实的。哪怕他是因为平时不用功,造成这样的结局。

所以,一个人要有爱别人的能力,一定要有感受自己的能力。今天我被领导批评了,我很难受,我看到我自己这份难受的感觉,我拥抱自己这份感觉。下次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我就能够感同身受。

在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真实的沟通。用陈述性的语言,加上自己的感受,谈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所有看法。这样的陈述不具备攻击性,又达到了家人之间互相了解沟通的目的。

当然这种层面的温和的沟通,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但是实际上,攻击、争吵方式的沟通,何尝不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只不过这样的方式需要解读。

孩子今天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闷闷不乐,有可能你在提醒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大发雷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看到孩子的感受。关切的询问孩子,“你今天怎么了?你看起来心情很不好的样子。”这个时候孩子就有可能把内心的苦闷给家人倾诉。即使这是一个不太爱表达的孩子,听到父母这种程度的关心,内心的那些愤怒和不满的情绪也会慢慢的平息。看见就是爱。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件事情的对错真的没有那么重要,而是应该穿越这些对错,去看到家人的感受是什么?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父母不要三观太正。实际上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父母不要用那些道德的东西去衡量孩子。道德从来就是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捆绑别人。一个家,如果只讲冷冰冰的教条条款,那么这个家必定没有温暖产生。那是法庭,不是家庭。

人们常说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这个港湾需要我们用心去营造。需要我们看清楚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然后适时的给予支持和鼓励。

相关文章

  • 看见即是爱

    车窗外小雨淅沥,沿着玻璃流下的雨水多像流不尽的眼泪。在车里等女儿放学的时间,我开始看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看到...

  • 看见即是爱

    看见即是爱。 NLP小鱼文化: 嘉许型小鱼 关系型小鱼 NLP理念中: 肯定什么,就得到什么。 NLP小鱼写...

  • 看见即是爱

    三个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的方法,分别是发现隐藏的需求,给家人最需要的东西;不要假设对方知道,有事情及时甚至提前沟通;清...

  • 看见即是爱

    ——读《为什么你总是受伤》 今天一口气把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看完了,觉得很解渴。 其实这本书的观点就是本文的题目——...

  • 看见即是爱

    亲密关系中,父母希望把自己的爱都给孩子,情侣双方也是。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懂得如何给予爱。 有个孩子喜欢打篮球...

  • 看见,即是爱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对术语,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生的能量就是代表爱,创造力,热情这些,死的能量代表毁灭,恨,冷漠这...

  • 看见即是爱

    看见学生们,仿佛看见了童年的自己,遇见了未来的儿子们。 和分数相比,我更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课间我经常和孩子们...

  • 育儿| 看见,即是爱

    被老师告知要准备一篇育儿分享时,那一刻我没有感受到一丝压力,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小菜一碟,这些年陆陆续续读...

  • 看见即是爱:成为你自己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文章中写了这样的故事: 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 阿姨,和我说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 看见即是觉悟

    两天扎扎实实的技能成长工作坊已经结束,在我看来,如果不能把自己在培训中看见的记录下来,培训就不算真正的结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即是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kn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