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厚江《皇帝的新装》

黄厚江《皇帝的新装》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17:37 被阅读0次

1.用一个词概括新装的特点。

2.课文一共写了哪些人去看新装?

四次:老大臣去看,诚实的官员去看,皇帝自己去看(一次去看,一次试穿),全城人去看。

  这种结构方式叫场景叠加。(随文学习语文知识)

3.场景叠加,要在相同中写出变化。看这几个场景,相同点在哪里,哪里有变化?

相同:

内容上,都是自己被骗,又回去骗别人。

表现手法上,以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写人物。(感觉也有动作描写)

  不同:

看的人在变化。

圈画每一个场景中的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体会每个人物的不同)

  写皇帝有一个词很重要,“骇人听闻”,“骇”的意思是令人害怕。

(在课文情境中理解词语,非常值得学习的方法)

  欣赏了这篇童话很重要的一个特点,用相似的场景、相似的内容来构成情节,又在相似的场景中写出丰富的变化,最丰富的变化就是不同人物的心理。

(如果不是看黄老师的课例,真没有发现这篇童话场景叠加的结构方法。)

  4.皇帝的心理变化最丰富最复杂。

从三个小任务中选一个来完成:

(1)第五段“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具体描写皇帝这时的心理。

(2)第19段,“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具体描写皇帝圈定随员的心理。

(3)最后一段“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描写皇帝听到百姓的话的心理。

  大家一起深入走进了皇帝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通过补写任务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非常巧妙的学习活动。还是以写促读的高级的语文实践活动)

5.自欺欺人不仅是皇帝的特征,而是一类人的共同性格特征。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可以分类的。这篇童话中人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最简单最严谨的分类就是两类

骗人、不骗人

诚实、不诚实

大人、小孩

6.你会把这篇童话推荐给谁读,对他说什么?

(黄老师对童话寓意的解读,不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理解感悟,并且自己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感染,提升认识)

这个讲真话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变成虚伪虚荣的骗子?

杂感

  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无论如何时过境迁,好课,总是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的。把大师们之前的语文课拿过来,会发现,它们不仅适用于去过的语文大纲,还非常符合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

  黄老师的课,总是在学习活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完成“思维提升与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所有内容,没有任何强加给学生的痕迹,都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语言建构与运用”,值得细细品味,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建构起自己的语文系统,如汉字,梳理汉字构字特点,发现规律,了解字理,理解汉字内涵,学生才能感受汉字的魅力。

  通过丰富的积累,分类梳理,探究规律,才能完成“语言建构”。

读书笔记

    课例后,黄老师讲了有关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些问题。

  1.核心素养的基础是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扎实的语言运用基本训练

  语文学习,要注重语言积累,这种积累,应该是丰富的。如汉字,在丰富的积累基础上,学习汉字构字方法,了解汉字结构特点,就可以分类梳理汉字,探究汉字的一些内在规律,文化内涵,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汉字。学生就可以建构起关于汉字的知识系统。这样的积累才是有意义的,才能称为“建构与运用”。

  2.语言建构与运用,应有思维、审美、文化的内涵

  设计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应该考虑,是不是思维提升与发展的语言活动,没有思维、智力活动的语言活动,没有价值。没有审美鉴赏与创造,这样的活动失去了意义。没有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活动就失去了厚重。

  设计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综合内涵。

  3.以任务驱动促进四个核心素养融合

  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有学生动态的学的过程。

  一把学习内容变成学习任务。

  把教学目标转为为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化为学习内容,把学习内容转为为学习活动。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如九下第二单元小说单元,梳理故事情节,用图示展示自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可以用鱼骨图表达对《孔乙己》故事情节的理解,因为它是以生活横截面构成故事的,还可以表示故事中的插叙,其实横线下还可以加上虚写“被丁举人打”。

可以用曲线图表达对《变色龙》情节的理解。

  画情节结构图的学习活动,就是梳理故事情节的学习内容的具体体现。

  二是在学习内容、学习主体、生活实际三元融合的情境的促进任务的完成

  打通教材、学生、生活,这样的学习才是把学习教材化为作用于学生自身的真正的学习。

  如这里《皇帝的新装》,黄老师设置了一个小问题,你会把这篇童话推荐给谁读,你会对他说什么?这样生活化的问题设置,学生自己感悟自己对保持童心的理解,把课文的学习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表达学生自己的理解,打通教材、学生、生活。王君老师的课就具有这样的魅力。这样的学习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才不是死的,才能活起来。

相关文章

  • 读书《从此爱上作文课》

    我也爱上了黄厚江先生 ——阅读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有感 南充初中语文...

  • 共生共长,稳步提升

    ――读黄厚江“能力训练课”有感 2019年的新春,洋溢着浓浓的年的味道,黄厚江老师的《作文...

  • 走进黄厚江老师

    今天,从同事那里借来了黄厚江老师的一本书一一《从此爱上作文课》。拜读小序,走进黄厚江老师。(以下为摘录笔记...

  • 又读《皇帝的新装》

    幼时读《皇帝的新装 》觉得滑稽,少年时读《皇帝的新装》读出了讽刺,如今算是青年吧再来读《皇帝的新装》却有一丝...

  • 作文案例研究(二)

    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唤醒学生的这些思维的呢? 一、选好共生原点 黄厚江老师说:“所谓共生原点,既是共生教学展开的出发点...

  • 语文老师还是要会写点文章

    文/半夏 语文老师要会写点文章,这是黄厚江老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创始人,是我比较崇拜...

  • 2017-10-23

    皇帝的新装

  • 无标题文章

    皇帝的新装

  • 皇帝的新装

    我在晚上看到了太阳 在白天看到了月亮 昼夜颠倒的地狱里 魔鬼与天使踮起脚尖跳舞 狼狈为奸撑起这世俗的嫁...

  • 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 听课者众,一室肃然,上《皇帝的新装》。 何老师抖擞精神,拍马舞枪,从授课预设重围中杀进杀出,皇帝的新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厚江《皇帝的新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p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