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
我也爱上了黄厚江先生
——阅读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有感
南充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李相洪
黄厚江简介: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理事长,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这是我在书中简介和网上搜索了解到的资料,没有有幸和黄厚江老师本人接触,只凭此就知黄先生乃语文教学大咖。心中怀着崇敬的心情,抱着学必有所得的态度,试着学习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一头扎进《从此爱上作文课》中,盈月余,还未咀嚼透彻,感悟却很多。
黄老师写书,和很多专家不一样。厚厚的一本书,读来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总爱用通俗的比喻来将学术问题表达,让人听后难以忘记。书中的很多案例,课堂实录、教学小记、短小点评,总是把最难以理解的问题,用作简洁的语言予以陈述。再观书中配图,黄厚江老师虽是名师大家,但平易近人,外表特别朴实,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安静和蔼的老者。读他的书,就像他在娓娓道来,自己一生潜心的故事。
内容丰富,营养资深。读完此书,有很多的观念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摘几则先生语录,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语录一:“语文不是吃肉长肉的事情,作文更不是吃肉长肉的事情,这个道理一定要弄懂。”我认为这是给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正确定位。
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观点:“多花点时间在语文上,多记忆一点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自然就好了。”殊不知,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提升那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语文需要原始积累,更需要感悟内化,更需要在语境中甚至生活中的体验升华。
作文教学实践中,众流唏嘘。多背点作文,多讲点写作技巧,多批改作文,多给学生写点评语,多买点作文书读……大都认为“吃肉长肉”。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很多人都这样做,实际效果却欠佳。作文教学,应更像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种子,精心培护,让其慢慢生根发芽,蓬勃壮大。
黄先生一语,也惊醒梦中的我。一直盲目瞎撞的我,似乎对作文教学的思路有点明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写作需求,关注学生的写作动力,在源头上保持学生写作的生命活力,也许才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事。至于素材积累,写作引导,文法技法,则慢慢引而导之。
语录二: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首先要强调自由作文和指令作文互补,坚持两条腿走路。我的理解是要保持学生作文的内驱力。
当下作文的主要形式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这种形式的作文就是指令性作文,不管学生感不感兴趣,有没有理解体验,会不会解题选材,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这是正常的,考试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呈现的。这样的作文弊端是什么?我想最大的弊端是学生害怕作文,不想写作文,因为每次作文都是一次煎熬。能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写出好文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也应有自己的烦恼。
黄先生认为实际教学中,应该重视自由作文。
自由作文,保持了学生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写作有属于自己的鲜活素材,学生创作再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字可写。经常自由作文,学生就就会有作文的源动力。在其中,偶尔来一次指令性作文,以挑战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但不会反感,反而会激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等在考场上见到指令性作文时,也就不会茫然和恐慌了。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作文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积累素材,保持作文创作的兴趣,既不枯燥,又不流于形式,在格局和自由中任意调换,终而爱上作文创作。
语录三:读书对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弥补生活阅历的不足,其次还可以引领思想的成长。如果从比较狭隘也比较功利的角度看,读书对写作有许多直接的作用,比如材料的积累。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作文创作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读书能弥补生活阅历的不足。初中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不多。要想让他们的作文中出现很多很好的作文素材,这岂不是要他们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多读书,能增加生活阅历,多很多人生感悟,也能增加素材积累。近日,一生为文《中国时代》。汉代中兴,唐代辉煌,共和国瞩目。列素材,谈感悟,说思考。我为之惊奇,一初一学生怎能有如此笔墨,细问得知其阅读量已不少于20万字了。她的生活阅历,来自于生活,也来自于书籍。
读书引领思想的成长。多读书,就是与先贤对话。多读书就是问道历史典故。多读书,就是思想磨砺。学生的成长,关键在于意识的成长,思想的成熟。读书多,学生懂事明理,日渐成熟。
读书对作文有很多的直接功效。如材料的积累、技法的学习,言语的沉淀等等,都会在大量的阅读有很大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作为于语文老师,我认为要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亲自示范带领学生阅读,甚至要腾出时间来供学生阅读。阅读量不够,会贻害无穷的。
语录四:培养学生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胡乱想想随便写写的习惯。
胡乱想想,随便写写。学生就有为文冲动。也许就是一句话,就是一次创作。也许就是一两短句,就是一首诗。也许就是些许感言,就是人生道理的诠释。想起来特级教师卿平海老师的“课堂练笔”,用每篇课文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散文诗,这不就正好印证黄老的思想。曾今读过卿平海老师学生课堂练笔,那真的就是胡乱想想随便写写,久而久之,他的学生的写作水平真的就不一般。实际教学中,我也尝试过,我的学生还在努力的路上,我也将一直坚持。
语录五:真正的好的作文都来自原味的生活。
有真实的情感,有真实的经历,有真实的感悟,才能有最感人的作文。鼓励学生作文创作,尊重生活,取材生活,加工生活。来自原味的生活,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生活中,自己的经历是作文素材,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人经历也是作文的素材,在报章杂志上读到的材料也是作文的素材。打开学生取材的局限视域,学生就会感觉作文创作的素材源源不断。
语录六:语文老师至少要偶尔写点东西,从来不写,要教好写作很难。语文教师不写下水文,是不合格的,全写下水文,是不可能的。
教学时间长了,自己也就疏懒了不少。经常给学生讲写作理论,侃侃而谈,自己亲自写作就少了。读完黄老的书,这点对我的触碰很大。长久不磨的笔尖,也许生锈了。
新的学期,尝试亲自写作。生为文,我也为同文。然后给学生展示,分析,引导。其效果还真的不错。当然,写下一篇像样的文章还是很费周折的。想要我每次都这样坚持,实在太难了。
偶尔写写,笔锋锃亮。现在,我经常以随笔、游记的形式来记录我的生活。每次提笔,一气呵成。这也许是黄老对我的影响吧!
语录七:在目前状况下,还没有发现一个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写作训练系统。作文教学只能在无序中求有序,不要指望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个系统,或者说也不要轻易相信和依赖某些人所提供的所谓系统。
“无序”“有序”两个看似矛盾的话题,在黄老的作文教学理论中却是作文教学的完美的融合。无序,就是作文教学要打破常规,打破常态,打破常形。想写点什么,就写点什么。写点什么就探究点什么。探究点什么就收获点什么。就在这样的无序中,让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序”的升华。有序,就是作文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规律可续,有一定技法可用,有一定的知识可累。在无序中梳理出有序的收获,作文的成长就于无形了。
真正的按套路来研究作文,来创作作文,来升华作文,往往成型的作文是死的,是没有生气的。学生也或很快的陷入套路,会感觉到作文索然无味,从而失去作文创作的兴趣。
语录八:写文章各人有各人的思路,关键不能没有思路。
作文创作,不应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写出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灵性。同一题目,同一话题,同一材料,学生所能从中提炼出来的,定是错综纷杂,众说纷纭。作文教学,就不应该打上相同的印记,尽量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施展自己的才思。
当然,作文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路。思路,可能的设计的思路,立意的思路,选材的思路,结构层次的思路……总之,成一篇文,没有设计是不行的。老师讲作文,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引导指点。
语录九:作文教学应作用于写作过程。作文讲评课,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现场的选点提升。
作文讲评课,我通常是读一读范文,品味其中的优点,让生学之。
今析黄老言论,知自己的讲评课有很多可提升改观之处。对学生的作文,现场诊断,现场选点,现场修改,在修改中提升作文,在修改中示范作文创作,在修改中让学生领会学生写作技能,这是多么好的做法呀。
关注写作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也许是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一个很好途径。
语录十:老师写评语基本上是没有用的。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叶圣陶先生说的。
作文评语,在作文批改中,我是常用到的。有时作文评语的量是很大的。想想自己给学生写了什么?书写,错别字,语言流畅,中心,结构,选材,层次,甚至更多是对学生作文态度的评析。作文发下去,学生或看一眼,或放在一旁,或一扫而过。
如何写评语,如何写有用的评语,这也是我在读此书时无解的思索。
黄老精典语录甚多,仅摘录十则研读分享,也借此文来表达对黄老的敬仰。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入行二十年来,探索不少,收效甚微。读黄老的书,让我收益颇多。读书,让我成长,在阅读的道路,我将一直坚持。
再赞,《从此爱上作文课》,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导作文教学的好书。
2018年4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