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娘看过很多关于北京租房的推文,他们喜欢刻意去抓取煽情和扎心的片段,甚至不遗余力去妖魔化。他们用狭隘、猎奇而又酸葡萄的心理,想象着这群人过着如何苦难的生活。而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知道,这里并不只有血泪史。
很多刚到北京工作的小白都会被房屋中介骗。他们往往一开始极其热情,让你觉得自己走了大运。他们不厌其烦,处处为你着想,然后你心甘情愿甚至感激涕零的上缴了房租。你怀着喜悦的心情环顾这个已经属于自己的屋子,猛然发现,
怎么没暖气啊!
你有些惊恐,敲响了隔壁的房间,原来隔断间都没有暖气啊!
啥叫隔断间?
……天啊,老娘租了个假屋子。
不过也还好,房租便宜啊,有个地方睡觉就行啊!
……啥,隔断间不值这个数,被中介要了高价!
你沮丧的坐在床沿,细细回忆骗子的整个行径,痛骂自己的涉世不深和举目无亲。明天就正式工作了,想想有些开心,房子什么的勉强可以对付,不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你开始在这里安顿下来,早出晚归,你感觉自己正一步步接近当初来北京的目标。
你不敢告诉家里人你的空间只够摆下一张单人床和写字桌,你每天下班回来在这里吃着泡面想着方案。这里没有老家的自在闲适,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新老交替和高昂的交通、水电费。你改掉了大把花钱的消费观,节省的连自己都无法相信。
你身体窝在这个不足10平的房子里,有时你想念老家的舒适,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有时你也想放弃,但有种不甘的东西始终跳跃在胸口。
幸运的是你与自己的舍友相处的还好,虽然大家忙的只够匆匆打个招呼。每天你被别人的洗漱声强硬的从懒惰中拉起,你们从不同的时间走向城市不同的角落,又拖着一天的疲惫或抱怨回到这里。
你在这里完成一次次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有微小的成长。这里的每一毫米都记下了你的努力,每一丝空气都与你并肩而立。它仿佛在提醒你只有靠不懈的前行去摆脱粗鄙的现状,又为你短暂的委屈和成就而怜惜和骄傲。
虽然简陋,但你仍然用心的妆点那露出的墙皮,虽然你只能暂时困于这里,但你依然努力地把生活活成花漾。
外人看到的,是你在那个狭促的房间里如蝼蚁般的存活,而只有你知道,心中有些滚烫的东西正在这里一点点扎根,而随着一次次搬到更好的房子,你的所有付出也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
你从与陌生人群租到与朋友整租,生活在一点点犒赏你这个努力的孩子,房子的变化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你从城乡结合部搬到五环、四环……不用再精准计算洗漱的时间,不用面对同居异性的尴尬不便,有时你还能自己做些好吃的菜肴,招待来家里聚会的朋友……
有人在这里收获爱情,从此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两个人的。
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坚持是不是都会指向成功,但仿佛命中注定般我们知道早晚要来到这里。虽然穿梭在那一个个狭小的房间,那依然是我们唯一可以倚赖的休憩之所。
它从不嫌弃我们无助的眼泪,不笑话我们微不足道的成就。它倾听着那些思乡之情和豪言壮语,它不计较你职位高低,在这个硕大的城市替你维系着最后的尊严。
有人在这里将自己打碎重建,有人在这里重获新生。
希望,让他们远离故乡千里,那可能是被迫来讨生活,也可能是为了一腔热血。
希望有时是可怖的,它让人像发疯一样孤注一掷,它同时又是强悍的,生活在这里的人怀揣着它,呵出的白气都好像是蒸腾的梦想。
想到这些人,如果你仍然只有同情、怜悯和不解,那你是可怜的,因为你并不懂!
不曾被中介牵着鼻子走,不曾洗过冷热水交替的淋浴,不曾在停电造访的黑夜胆颤,不曾在拥挤的四号线怀疑人生,不曾独自面对现实的摧毁和打击,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谈论这些人的现状和想往。
那些关于梦想的达成,是他们一次次的崩溃,重建的循环往复。没有人愿意住在简蔽的屋檐下,但那里却托举着他们的希望,承载着他们厚厚的精神世界。那里不仅仅是一个粗糙的落脚点,也是意义上的起飞线。
我在北京有家,虽然是租的。我的梦想也有家,但那不是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