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6)

作者: 焦小桥 | 来源:发表于2024-04-22 04:59 被阅读0次

    新绿(6)

    焦小桥

    焦小桥随手拍

    柳树是上古就伴随人们生活的一种常见树种,长寿,插枝能活,农村多用作建筑田园原料,成为家园的象征。就是在新年辞旧迎新时,门前插上柳枝,认为可以辟邪。古人把柳树看作辟邪驱鬼的“鬼怖木”。

    古人还将春天柳树的叶點于角,称之为“柳叶符”,具有邪不近身,祟不敢扰的功能,出门之后鬼魅见了望而生畏,统统避开,可以确保一路平安。所以,通过“折柳”道离别之情,说离别之痛,诉相思之苦,发平安之愿成为重要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焦小桥随手拍

    古代人们对于丧者出殡和生者远行,都看作远离故土、踏上异乡之途。前者“死别”,后者“生离”,都希望减少痛苦,平安到达所要去的地方。柳树具有“尺断能植”、“断植更生”的特性,有着遍地可生,处处皆长的强大生命力,要寄托这种愿望和情感,选取生机勃勃的柳树是再合适不过。“折柳”则高含和体现了生命常在、路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同时也期望离去的人们能够吉祥如意,早归故里。特别是在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别离不断,人们希望别后平安的愿望日甚一日。秦代大将王翦统兵伐楚,关中名流结队送于灞上。其时春风浩荡。

    焦小桥随手拍

    柳树春天迅速长出柔韧的枝条,能插枝成活,寓意人生吉利长久。折杨柳的风俗最初用在辞旧迎新的新年和立春,逐渐扩展到整个春天。送行多在春天,送人杨柳,有路上辟邪,长久,思念,祝福等多种含义。所以折杨柳,认为柳和”留“谐音,只是这众多含义中的一环。

    唐朝不仅有些民俗被继承下来,还发扬光大,比如将西汉王莽改名的”长存桥“的灞桥,恢复了汉朝的名字,并且种植护坡防水的杨柳树,这里不但是交通要道,更成为历史和现实交叠的人文景观,灞桥烟柳,折柳送行,再次成为继汉朝之后盛大的人文风俗景观。

    焦小桥随手拍

    灞桥靠水,虽然不断有杨柳枝条被攀折,同时唐朝的绿化比较好,不断补充新的杨柳,折柳送人和插柳植树,几乎同时进行,绵延不绝。正是这源源不断的输出柳树柳枝,这些柳树很可能到达世界各地。因为柳树对于水土的要求不高,只要是有水有土的地方就会落地生根。这些祝福里也必然含着对朋友对亲人安稳的祝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绿(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tv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