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的秦史,脑海中生出一个想法:假如当时秦始皇早点把扶苏立为太子,早点带到身边,而不给赵高发动沙丘之变的机会,那么秦朝有没有可能不那么“短命”?或者当使者拿着赵高的“伪诏”逼扶苏和蒙恬自尽的时候,扶苏听从了蒙恬的谏言,坚决不自裁,实行兵谏,历史会不会重新改写?
诚然,历史没有如果。历史都是由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出选择后确定其走向的。可是历史也往往由意外书写。假如秦朝在始皇帝之后能由扶苏继位,能重用贤臣,在政策上做一些调整改革,而不是由胡亥这个二世祖掌舵胡搞,可能以当时秦力量的强大,绝不会短短几年就被推翻乃至灭国。
再试想,假如在刘邦项羽争天下的时候项羽胜出了(因为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少败多),那么史书可能又会总结:出生平民的刘邦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根本无法战胜出生贵族的项氏,因为历史还没进入平民社会,而且秦灭六国时间也不算长,战胜并取代秦的只能是前六国的贵族。
从历史规律来看,秦朝灭亡是肯定的,但什么时候灭亡却并不一定,毕竟事在人为。所谓有些史书的总结,很多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事后诸葛亮行为。如果非要有个历史总结的话,那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在平时注意接班人的选拔和培养,然后明确确认其地位,使系统能够无缝衔接,避免特殊情况下的意外事件。
秦国多少代人的奋发图强,从孝公时代的变法,到惠文王、昭襄王直至秦始皇多少代人的努力,只因为一个败家子胡亥,三年时间就把多少代人创下的基业败光了,这不可不为后来人所警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