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思考让人深刻,但也让人痛苦”。
越来越是发现,我们读书积累着知识,沐浴着智慧之光的同时,痛苦也总是如影随形。而读书与幸福也并无任何必然关联,相反某些时候它甚至会成为一种羁绊。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越多,思考的也就越多。正所谓越有知越无知:人,就像一个圆,面积越大,周长外能接触到的面积也越大。到最后我们甚至会发现自己对这世界其实是一无所知的,而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是此刻的存在。当你的问题远远多于你的答案的时候,怎能会不痛苦?后来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因为痛苦而思考,还是因为思考而痛苦,或许它们已经融为一体了。“懂越多就越像这世界的孤儿,走越远就越明白世界本是孤儿院,”这真是一个让人绝望而又幸运的发现。
于是我又有些开始怀念向往以前单纯稚嫩的日子,所谓痛苦也只是不伤筋骨的阵痛,它只是个过客,不曾在我们的心上驻留。那样的日子虽然“无知”,但也自有一番简单自然的快乐,傻人傻福。有时我也在想:无知的快乐和有知的快乐有何区别呢?其实快乐本身是没有高雅低俗之分的,然一旦觉醒,就再也无法装睡了。我只能在觉醒的路上努力去追寻幸福,而无法回到过去去享受那单纯原始的欢愉。
想到这里,我依然觉着:思考和理性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礼物,虽然我们总是得出让上帝噗嗤一笑的答案。虽然爱思考的我遭遇到最大的心灵谜题:孤独与存在,但我依然感谢自己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或许,这才是我唯一确定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