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今天我们学校教育集团内两个校区之间开展了英语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常香梅到校指导,出席活动的还有两个校区的校长和英语老师们。我们校区的王苏云老师和政北校区的李晨波老师分别做课展示。
这次活动由我们校区组织开展。所以我们英语组内做了详细的分工。郝俊英老师负责活动的拍照及简报制作,张婷婷老师负责主持,倪变松老师负责记录,我则负责做观课议课的分享。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没有一个人说推辞的话,大家各司其职,把工作做的都非常好。婷婷中午写好了主持词,很专业。俊英老师跑前跑后的抓拍镜头。由于担心让大家议课,所以在观课过程中,我又和变松老师和建平老师联系,让她们准备交流稿。她们俩也是二话没说,积极准备。尽管由于时间关系,她们没有分享,但在关键时刻大家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的精神让我感动。任何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感谢姐妹们!(议课环节主要是作课教师自评,两个校区的组长议课,常老师总结指导,秦校长做活动总结。)
在自评环节,王苏云老师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因为她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不满意,但想到自己为了这节展示课,她几个晚上的熬夜制作课件和教具,甚至今天中午因忙着完善课件和裁剪单词卡等,自己都没有吃饭,还连累年迈的父母帮忙裁剪教具,跑前跑后去打印部取东西,她觉得自己这么辛苦的付出却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内心感到内疚和自责。王老师是个特别特别敬业的老师,做事追求完美,注重细节。我俩在一起做事,她永远是让我放心的那一个。我也非常乐意和她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可以说我是看着她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对于她今天的展示课,我觉得有很多亮点:
1.努力践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她将A部分的Let's talk和Let's learn进行了整合,所以学习量增加了。
2.知识抓的全面。本节课中,她不仅仅是练习了Is she in the...?还延伸了人称代词he/it,所以学习内容又增多了。
3.体现了育人目标。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引导学生自然感悟要爱家爱家人,润物细无声中渗透育人目标。
4.文化意识的渗透。对本节课用she描述小猫这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后,再引出中西方文化意识差异方面的知识。
5.板书设计图文并茂,非常精美。王老师通过画房子、贴居室图片和单词卡来帮助学生框架图架构知识网络让人一看板书设计,就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及与什么有关。
6.始终以情境创设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参观Amy的家里居室布局,引出生词,找找Amy的家人在哪里引出核心句型。学习文本之后,又创设情境玩一玩Hid and seek游戏来创编新对话等,都是在情境中学习的,让学生自然感知需要,习得语言。
对于她认为的授课效果不理想的总结反思,主要是指师生配合不理想,学生参与不够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我想可能是老师的情绪影响到了学生?因为王老师这几天太累了,导致太紧张了。或者是学生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下子面对那么多听课老师,是不是被这强大的阵势给吓唬住了?也许在陌生班级授课效果更好?因为陌生的学生由于不熟悉新老师,所以还会有期待,所以上课时会精神高度集中,反而教学效果更好?
李晨波老师的课,给我印象较深的有:
1.课前与学生的律动很快就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通过Where is my cat的猜一猜游戏来达到复习旧知的目的。
2.创设的情境非常好。从开头以自己为例创设情境I have a cat. Where is it?复习旧知,到书本创设情境Amy has a cat,too.But she can't find it.始终以一条主线串联起了生词和核心句型,让生词的学习融入情境中和句子中。
3.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放松,师生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
4.体现了育人目标,渗透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
常老师在总结时提到:两人的教学设计都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肯定两位老师的同时,也委婉地提出了可以再完善的地方。
秦校长最后总结时提到,通过两个校区之间的联合教研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共研、共学、共成长。希望我们以后多多交流,让我们的校本研修扎扎实实开展,让我们老师实实在在获益。
每一次活动都是历练,只要认真参与,认真总结,积极反思,一定会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