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故事太长,写得一般。等把笔记整理完,觉得列夫托尔斯泰把男人和女人在爱情里面的状态和小心思写得不能再好了,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整本书大概写了三个相互关联却又完全不同的婚姻:列文和吉娣,陶丽和奥勃朗斯基,当然还有安娜、伏伦斯基和卡列宁的三角恋。 大部分人应该都喜欢列文和吉娣,我也不例外,除了因为他们平实而幸福的结局之外,还特别喜欢列文这个人,朴实无华却又实实在在,当然还有他惬意的田园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01-奥勃朗斯基&陶丽
奥勃朗斯基是安娜的亲哥哥,他是现实中一部分男人的真实写照,当然他和陶丽的婚姻大概是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婚姻现状。书里有句话写得可悲却又真实:“许多家庭长年累月毫无变化,夫妇双方对生活都感到厌倦,就因为他们的感情既没有破裂,也谈不上美满和谐”。
缺少了激情和爱情的婚姻因为孩子、父母和社会舆论的牵绊平淡的维持着。我猜想可能也因为奥勃朗斯基不像伏伦斯基一样遇到一个让自己完全情不自已的女人,或者遇到的那个女人愿意在不破坏他家庭的情况下当情人,毕竟男人如果能同时拥有看似美满的家庭和风情万种的情人,谁又愿意破坏这种平衡呢?对于奥勃朗斯基这种心态他的一句话说得极为透彻:“我现在吃饱了饭,经过面包店,又溜进去偷面包。”(饭和面包就好比妻子和情人,他们有着不一样的香味,即便吃饱了饭,经不住诱惑,总还能吃上几个面包。)
而陶丽呢?她是一个芳华不再,却兢兢业业扮演着妻子角色的善良女人。她知道丈夫虽然尊重她,但却不再爱她,她选择维持冰冷的婚姻。好在她有她的孩子们,以前她总是为自己打扮,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后来她不再为自己打扮,而是为了不损坏孩子们的形象。在失去了“女为悦己者容”的资格后,好在还有让她牵挂的人和事。小说里有一幕印象比较深刻“陶丽去探望身败名裂却依旧如沐春风的安娜,安娜依旧华装异彩,而她的衣服却陈旧不堪,但在安娜如城堡般的家没待多久,对家庭和孩子的思念在心头翻腾,她觉得她的小天地是多么可爱。”所以失去了丈夫的喜爱,固然可悲,但还有很多人和事值得投入和珍视。
对于他们的婚姻无奈却又觉得情有可原,情欲成就了很多热情似火的爱情,却又毁坏了原本幸福的婚姻:他们的关系已无法补救,因为她不能再变得年轻美丽,富有魅力,而他也不能立刻成为对女人无动于衷的老人。
-02-伏伦斯基&安娜
可能很少有小说的主人公像安娜这样不太讨喜。在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并不算特别漂亮,气质却让她美得不可方物。“她的魅力在于她这个人总是比服装更引人注目,装饰在她身上从来不引人注意。”可是当这样一个上层阶级的政府官员夫人沦入情欲和爱情的漩涡时,却变得连旁人看来都觉得不可理喻。她把自己的出轨看成是八年婚姻的牺牲品,她说“她是一个需要爱情过活的女人”,当然在没遇到伏伦斯基以前她没有诉诸的对象,得过且过罢了。
不太喜欢安娜,但不得不承认她的魅力和气质并不因为出轨这件事就完全磨灭,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唾弃,只要有他的爱,她就依然自信自在。但当她决定“完全委身于他,一心一意等他决定她的命运”的时候,她就完了,完了...她的喜怒哀乐全系在了一个男人身上,且不说这个男人是否可靠,即便可靠,当你在他身上像乞讨一样不断索要爱情;当你把他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当你因为怕失去全世界而质问怀疑他;当你还是像以前那样,只能用爱情和姿色来笼络他;当他发现为了你他放弃了事业和自由。他也不得不承认,你或许魅力不减,但他再也无法从和你的关系中感觉到愉悦。
而伏伦斯基呢?或许算不上个坏男人,没有拈花惹草,没有始乱终弃,为了安娜放弃了他的事业。但人总无法抵抗本能的感受:“当时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幸福,但幸福在前头;现在呢,他觉得最幸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显得弥足珍贵,当真的拥有它,发现它不再神秘,失去了占有欲望,也就觉得不过如此。“现在他对她的感情没有丝毫神秘的成分,因此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同样一个人,同样的美,却不再是那种使你愉悦的美。
“他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的凋谢的花,他很难看出它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它的美把它摘下来,而因此也把它毁了的。”大多数的爱情和婚姻不也是这样,因为激情、欲望和爱在一起,当初觉得美得不可方物,如今却再品不出她的美来。因为“这一切他都很欣赏,但已经欣赏过多少次了!”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作幸福。
-03-列文&吉娣
列文和吉娣的爱情没有安娜和伏伦斯基那么热烈,就好像列文这个人,平淡却又隽永。最开始吉娣也被伏伦斯基英俊的外表所吸引,还因此拒绝了列文的求婚。列文也因求婚失败失意的寄情于在农地里刈草,总觉得他在俄国无边的天地里和农民们一起割草有种中国式的归园田居的感觉。他总是劝导自己“天气这么好,生什么气呢?”即便求婚失败,但在他看来天下的姑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除了她以外的天下所有的姑娘,这些姑娘个个具有人类的各种缺点,都平凡得很;另一类就是吉娣一个人,没有任何缺点,而且凌驾于全人类之上。在他看来自己是完全不配娶吉娣的。婚后他慢慢适应着婚姻生活,包括适应父亲的角色。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突如其来的,他不是一个激情澎湃的人,也许因为这样,他所有的感情才能细水流长。
吉娣是陶丽的亲妹妹,在苏菲玛索97版的电影里,吉娣很美,甚至比苏菲玛索还美。她曾经为爱悸动过,也因为被抛弃大病了一场。好在当她幡然醒悟,那个值得她相伴一生的人还在原地等她,不曾远离和改变。人生幸事不过如此,得一人心相伴终老!
他们之间的爱情很世俗,却又因为幸福得长久而让人羡慕。结婚后他觉得他对她的尊敬减少了,但却感到她更美了。这也和陶丽的婚姻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中的一句话大概是最好的总结:“他们在爱情上很幸福,这就使那些向往幸福而得不到幸福的人感到难受。”
-04-The End 各寻归宿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应该欣然承受所有的结果。
小说最后,陶丽和奥勃朗斯基经济上越发贫困潦倒,像极了他们的婚姻:虽然风雨飘摇,却又艰难维持,屹立不倒;安娜失去了丈夫、儿子包括她认为的爱情,卧轨自杀,伏伦斯基带着一辈子都丢不掉的羞愧和悔恨坐着开往前线的火车;列文和吉娣在乡间过着平淡依旧的生活,和一般夫妻一样,吉娣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列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安娜是一个悲情人物,她的卧轨或许不是偶然,但这个观念并不根深蒂固,而是在万念俱灰间做出的偏执选择。一直在想,在闭眼之前她有没有一丝的后悔和不舍?或许时间太短,没有给她反悔的机会。她说她想用这种方式,让伏伦斯基永远记住她,却又永远无法再看到她。她做到了,这一场婚外情激烈、炽热,最后灼伤了自己。她以为她失去了全世界,最后不过是全世界失去了一个她⋯
By爱吃香蕉的橙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