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同事老王眉飞色舞的吃着一份面条,还边吃边说:“幸亏我跑得快,打上了最后一份面条,要是还吃炒菜,我就只能改改舌头了!”众人都是一愣,然后差点集体喷饭。老王一点都不笑,还是一本正经的说:“怎么,说错了吗?我改不了大厨的技术,也换不了大厨,就只有舌头是自己的,所以只能改舌头的味觉了!”老王说完,我肃然起敬,这老王好通透啊!
于是,想到了另一个同事小敏。小敏是招聘过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入职将近两年,却已经换了五个岗位。每次申请换工作,理由总是因行政部门层级太多、销售部门竞争太厉害不给新人机会等等不适应。前几天,在电梯里碰到小敏,发现她精神状态不是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在新部门又适应不太好。像小敏这样的情况,她说得那些理由也许真的存在,但人们评论的角度往往是:为什么别人能干她就干不了呢?这么多部门都有问题?八成是她自己有问题吧!
由此,想到了被大众普遍诟病的教育体制问题。大家诟病现行教育体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学生课业重,压力大,影响身心健康发展。(2)高考制度,一考定输赢,有失公平。(3)教育输出的成果不高,普遍高分低能。也许教育制度真的存在这些问题,大家诟病的也许大有道理。但是让我们想一下,假设你家孩子也正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中就学,看看你能怎么做?
第一种可能:你把学生的课业普遍减轻,不用做作业;取消高考制度,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学校教育加入能力学习项目,大学毕业能力考核不合格不发毕业证。这是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这是变制度。你能做到吗?做不到,因为你不是教育部长。等你成为教育部长再来变吧!即便你真成了教育部长,你也不敢一下子做这么多的变革。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体制的形成都是随社会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结果。现在要替换它,你找到了比它更先进的体制了吗?就拿“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来说,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延续而来,恐怕一时半刻还真找不到比它更能体现社会整体公平的制度。所以,变制度行不通。
第二种可能:让孩子脱离这个教育制度。如果你是郑渊洁,能自己教孩子就能实现。实际情况是你既没有时间又没有能力独自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所以只好还是让教育制度来跟你共同教育你的孩子了。
第三种可能:不得不送孩子进学校学习,却从心理上抵制这个教育制度。这样会是什么结果呢?你从心理上抵制教育制度,到处散布教育制度的坏处,然后无意间影响了你的孩子。孩子从行动上给自己减了负,结果成绩上不去。成绩不好也得高考呀,“一考定输赢”的时候,分数没考好,上不了好大学,接下来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条件也得降低。如果孩子除了成绩,其他方面还好,那应该能基本适应社会。如果孩子除了成绩其他方面也不行的话,你的孩子就成了“低分低能”了!
第四种可能:你送孩子入学校学习,不管这个教育制度有多少缺陷,你先适应它的模式,然后慢慢研究,尝试避免缺陷,寻找弥补缺陷的方法,来改进你家孩子的教育。甚至等你对体制足够熟悉了,你可以钻它的空子,利用它的缺陷为你所用。如果做得好,你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人才魔术师”蔡笑晚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同样的教育制度下,蔡笑晚带领六个儿女走读书成才之路。他觉得教育体制只适合普通平凡的孩子,就督促孩子们进行超前自学。为了给孩子们争取时间,让孩子考大学少年班,把小女儿蔡天西转到管理不严格的郊区小学提前入学,等取得学籍后再转回市区小学学习。最终,他的六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硕士。小女儿蔡天西,14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30多岁时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同样的教育制度,蔡笑晚通过改进教育方法,把6个孩子都培养成了杰出人才。你可能做不到他那么好,但把孩子培养成才,获取踏入社会的第一块敲门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不管是作为例子的教育体制,还是你的工作环境,甚至你的家庭环境,虽然它可能存在这样那样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当你没有能力改变它时,先顺应它是最明智的选择。顺应之后,你可以来个偷梁换柱变了它,你可以以怀柔之策慢慢降伏它,或者你也可能会发现原来它已经是最好的了,就接纳了它。不管怎么样,都由你做主了,当然前提是你要先顺应它,去接近它,这样才能了解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