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看了《富爸爸穷爸爸》,顿时觉得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开始分析哪些事是运营资产,哪些买卖却是负债。
像书里作者一样,我根据环境和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开始琢磨赚钱的事,那时候真是一个行动派,管它成功or失败,说干就干!
先利用我家底层临街的便利,开了一个茶馆,买一些茶叶、桌椅、象棋就开始。因为要上班,我就委托经常和我对弈的一个退休老教师看店,茶馆就运营起来了。后来由于定价策略而失败,因为下棋的人觉得我家的茶比别家多一元。
由此我总结到市场调查和定价策略多么重要。
第二次是在城市另一头开了一个理发店,由两个表妹打理,我投资占股,她们出力占股。由于她们的手艺并不出色,而我这个翘脚老板又不能经常在店里管理,难免生意入不敷出。而她们不看重股份,只想打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最后该生意全亏收场。
本来是有个机会减少损失的。当时有人来盘店,价格给的肯定是低的,但好歹可以把理发店各种器材和产品的成本拿回来,这样损失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那时离租金到期还有两个月时间,我有点犹豫,心想也许还有机会,加上陪我一道去的公司同事也劝我还可以等等,就这么一犹豫,生意没谈成。到期之后不再续租,这个生意就血本无归了。
由此我总结翘脚老板不是那么好当的,除非一切已经经营上轨道。另外,人力资源是技术型行业的重中之重!
第三次我去接了一家收水电气费的店,那时候对生意的分析已经成熟多了,我觉得有几点很重要,1、垄断(有特许经营权)2、刚需(每家都要交水电气费)3、一核多翼,收费之外可以卖很多其它东西:电脑配件、电视遥控板之类的。这次仍然是投资,我出钱,我妹妹出力经营,她七我三,我的初衷除了投资也是帮助她离开想离开的那家公司。这个生意确实没有失败,但是由于毛利低,想多赚就得累S,特别是收燃气费时,排队是里三层外三层,收费的人收得头昏脑胀。
由此我知道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才是王道。随着互联网缴费的盛行,这个生意也不行了。现在我早已退股,我妹仍然在经营着,新冠疫情期间,这个小店倒比其他生意更能维持她们一家的生活。
虽然失败很多,但回忆这些创业经历真的会哈哈大笑,真的,是非常深刻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