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时,有一次上徐涛老师的文物法规课,当讲到有关“王徵”墓的事情时,他将“徵”念成了zheng。我立马指出了他的错误,应该读作zhi,因为我们有位同学就叫“王徵”,老师也欣然接受了。
过了一周之后,再次上课的时候,徐老师主动提起“王徵”名字的科学念法,应该就读zheng,并且有种写法是“王征”。我当时心里还纳闷,不是“宫商角徵羽”中的“徵”吗?怎么可能读zheng呢?
2016年9月3日,我去铜川照金旅行,当经过三原时,首先前往了马理墓。离开那里之后,在地图上看到王征墓就在不远的地方,我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泾阳县的王家村。在村中的办公楼和旗杆的夹缝中,瞬间看到写有“王征墓”三字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他就是所谓的“王徵墓”吗?
“文保碑”的后面,最显眼的就是一尊王征的半身像,在底座的背面,有一段介绍王征的文字,将名字直接写成“王徵”。由此可见,这里的“王征”和“王徵”,就是一个人,当年徐老师的说法果然没错!
王征墓的“文保碑”上,写在“三原县人民政府立”的字样,但这里分明是泾阳的地界,这是什么情况呢?
王墓原本位于三原县张家坳乡官道村。1962 年,当地修建水渠时,墓上碑石遭到破坏,墓也被夷为平地。1990年,文物部门经过调查,在原址上重修了高约3米封土。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王征墓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这里树立起保护碑。
2009年,西铜高速公路复线开工,公路设计单位根据要求,专门设计线路避开“王徵墓”。但是,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正在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一组墓葬竟然出现在道路中间,根据墓门前方的墓志铭判断,这里分明就是王徵的家族墓地。不是已经避开了吗?怎么还会出现在公路中间呢?不会是遇到“鬼打墙”了吧?
搬迁后的王征墓
搬迁后王征家人的墓葬
王徵(1571~1644)是陕西泾阳人,明代大儒,与徐光启并称为“南徐北王”,号称中国“第一位机械工程学家”。他死后葬在家乡附近的辘辘把塬上,后代衍生成一个千余人的村庄,即今日的尖担王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