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有红河水库,是陇南第二大水库,仅次于西和晩家峡水库。不同的是,晚家峡水库早就变成了晚霞湖,红河水库则明显地相形见拙。
春天去红河水库游,印象中只是那么一个很大的臭水沟,沒有什么旅游设施,水草、垃圾四处漂流,周围甚至都沒一条像样的公路,连一个小吃摊都沒有。
昨天再去红河。路过水库,远观湖水混浊,竟呈土黄色。应是刚下过雨泥沙多的缘故。却也有人来这"三无"之地旅游,不知道环库路现在修没修好!
到了此行目的地红河镇上。父亲是要去村中探访“高台”表演者老赵以便于获得相关研究第一手资料的。我和王老师则作陪同前往。原来老赵家就在丁字路口,沒花什么工夫就找到了。
赵师傅家,普通的院落,然而收拾得很齐整。造型别致美观的盆景院子里摆放得到处都是,大约显示了主人高雅的情致。问询、寒暄、落座、递烟、倒水,老两口和孙子都忙活了一番,也让我感到家乡人的质朴、诚实。
对于老赵而言,访问初期略有点难为情。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哪怕平时多么地口若悬河,但待到面对采访、摄录,定然也会拘束,表达受限。而况老赵少识书文,并且因为年届七十而口齿已不十分清楚。
老赵讲述了高台的历史以及表演时间、流程还有制作等。老赵儿子不一会也来了,又补充了一大堆内容。其间小赵拿出了老赵和自己的旧照,时间早至八十年代,近至前几年。却也是珍贵的佐证资料。
后来老赵又请来了自己的高台表演师傅。也可称之老赵,他是主角老赵的本家小叔。此老赵对高台表演的内容叙述更加系统、具体,其讲话更是能够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和理论的高度。
前老赵名时成,小赵名红,后老赵名世才。前老赵和小赵分别是旧时和当代的高台表演骨干,可能并非十分出名;然而后老赵则以画匠之名蜚声陇上,堪称一介名流。其精神佳令人为之心喜。
访谈毕归去。归程计五十公里。却沒有径直返回,而是又顺道去看了盐官镇龙池湾战斗革命遗址。问路后辗转半小时始达到目的地。沿途皆硬化路,然而仅可单行,且弯急坡陡。
龙池湾在龙池山上。史述一九三六年这里曾发生过红军与国军间的激烈战斗,由于受伏,红军约一百多人折损在此,是长征途中红军历经陇南时所遭受到的伤亡最大的一次。
烈士遗骸数十年间一度散布龙池山上龙池湾一带。8O年始,在众多仁人志士的奔走呼告下,龙池湾战斗史事及其遗迹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90年代始着手兴建烈士纪念碑、祠,现已完全建成烈士陵园。
陵园内有公墓和纪念碑。公墓中的是迁葬、收集的百多名红军战士遗骨,碑上则简要地叙述了龙池湾战斗史事。另有一碑,在陵园西侧福园寺门首,述龙池湾战斗中刘某指挥红军与敌英勇作战的事迹。
铭记英雄,勿望历史。据述此陵园的兴建完成离不开一个人物:石钧。据说他曾用双脚重走当年红军长征所走老路,仔细考察龙池湾战斗史实和遗迹遗物,二三十年來始终把兴建和保护革命遗迹作为自身毕生要务,呼告、出财出力不可计数,真的敬佩这样的人物!
观完革命遗址,返回。欲走川儿坝至马元一路,未料走大半路后发现去马元的道路已不能走,遂又折回盐官,兜了一个大圈又回到原点,枉走几十公里山路。然而所幸途中得以观览杨家山杨家老宅一番。
老宅座河东。在村落当中。据闻杨家盛日此村俱为杨家所拥,高楼比立、屋舍绵延。我们今日所见只其中一处居舍而已。据言杨氏曾任清道光讲师?有圣旨传后世。由是知之,杨氏此宅原系旧时豪绅所居。当可以此略窥近代建筑、生活、文化风韵。
然而可叹的是一进三院的古宅,建筑中处处讲究,现在入目的却尽是残败景象。垣墙时见倒塌,户窗皆遭损毁,院子里杂草长得比人高。珍贵的历史遗留,活化石一般的文物,缘何遭此废弃!
回返途中经过石堡时,一轮彩虹垂挂山头。那是一阵疾雨之后。看山,看云,看彩虹,此行原也佳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