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为什么把“孝”作为仁道的根本?

儒家为什么把“孝”作为仁道的根本?

作者: 湘西超风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14:14 被阅读0次

儒家历史进程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思想地位。这就导致了古代儒家的诉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很长时间了。但是孝道的政治意味却十分浓厚,这也是为什么孝道和古代统治者的忠君价值观有着高度契合之处的原因。因此,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利用“以孝治国”的理念来进行统治,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古代的“孝道”也是一种“顺民”之策,建立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地落实古代政策的传播程度。同时,这也是古代平民思想只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根本原因。古代历朝历代的制度兼用秦制成为常态,而儒表法则才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直接使得汉儒后仁义之道的政治化隐身于日常生活中才会让儒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在古代用人制度与以儒术取士相结合,是使得平民思想无法取得与政治的指导思想同等地位的真相。这也是古代思想演化最终的局面,导致古代孝道已经脱离了原始儒家的道德诉求,成为古代政治儒家的必然归宿。

相关文章

  • 国学每日谈《关于“仁”》(之一)

    国学每日谈《关于“仁”》(之一) “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把仁作为做人的根本:“仁者,人也...

  • 儒家论“孝” - 草稿

    百善孝为先,孝也是至德要道,至仁要道。儒家讲救人义自然也重视孝道。那么何为孝也?何为儒家之孝也? 我认为儒家之效可...

  • 【经典新视角】《论语》心解(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作为儒家修行者,要时时安住于仁...

  • 何为儒释道精髓?

    儒释道是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合称。 “儒”是指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 论“孝”

    孔子宣扬的孝是儒家所谓的“仁之孝”,从内而外的孝。而鲁迅先生在文中(朝花夕拾)提到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孝,是一种“极端...

  • 中国人的孝

    孝的缘起 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几乎已经深入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骨髓。但为什么只有以中国为典型的儒家文化圈形成了孝的...

  • 影响未来的心灵正能量——读陆树铭的《我遇关公》

    中国有三大宗教:儒、佛、道,而关羽可能是唯一一个三教共尊的人。儒家把他作为“忠义仁勇”的楷模;佛家把他封为护法神“...

  • 忠孝:仁义礼智信忠孝

    仁义礼智信忠孝。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

  • 儒家文化从未产生伪君子,只是小人千方百计混入了儒家而已!

    儒家文化从未产生伪君子,只是伪君子千方百计混入了儒家而已! 儒家文化讲求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如果能...

  • 儒家简述 - 草稿

    儒家中的仁与礼,人之根本,国之基石,代表 儒家的思想对人、对家庭、对国家的重要,儒家中的中庸也代表着“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为什么把“孝”作为仁道的根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w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