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应劭的《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中提到一则笑话,说齐国某家有个漂亮女儿,两个小伙子同时来求亲。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犹豫难以决定,就问女儿:“你想嫁给他们中的谁呀?如果你不好意思明说,就袒露出一侧的手臂,让我们知道你的想法。”女儿想了想,把两边的胳膊都露了出来。父母亲很奇怪,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用“偏袒”一词的由来。齐家女不曾偏袒任何人,做出了“两袒”的决定,然而这是一个无效的决定,因为齐家女在做选择的时候,把太多因素放入了考量,想要全都选择,反而一无所得。按照《精要主义》作者所倡导的90%法则,人的一生应当只专注于极少数的精要事务中,不要被庞杂的琐事拖累,以至于一生碌碌无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评估每一个选项,考虑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标准,也就是,用最在意的一个方面区为所有的选择打分,如果选项得分不足90%,那就自动把评分降为0,并且断然淘汰它。不用去想“虽然这个选择有这方面的不足,达不到我的心理预期,但是它居然有一二三四个其他方面的好处可以给我带来一些别的好处呢。”无论齐家女是把容貌还是家境作为最重要的决定标准,东家子和西家子都有一个人必定要出局,他们的优势如果不是齐家女认定的决定标准,就不应当被纳入考虑。
这一理念,恰巧与《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一书作者石田淳所持的观点完全相反。石田淳在书的第四章给出了采用行动科学管理术开始行动的方法,其中作者尤为反对“非0即100”的理论,作者指出,人类之所以总是追求远大的目标,总是喜欢否定现在的自己,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不是100就没有意义”。然而没有人是完美的,永远追求100的想法并不可取。回到齐家女的故事上,她只能在丑而富的东家子和好而贫的西家子中选一个,东家食西家宿追求样样都完美的理想注定不能实现。
一个齐家女,串起两本书中相反的两个观点,却又都能说得通,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要瞻前顾后把太多因素纳入考量,强求面面俱到,只认准自己最在乎的方面进行取舍,在做选择的时候花费的精力越少,在行动的时候执行力才会越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