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聚集带来创新。薛兆丰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观点 ,在大城市里面人口的聚集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创新来源于人们思想的碰撞、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需要面对面沟通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沟通中的信息损失。
社交网络的出现并没有延长人们的社交时间。英国的幸运在于它有丰富的煤矿。这就是杰文斯指出的。杰文斯还发现,蒸汽机并不会导致更少的煤炭消耗。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啊,当时的人们觉得,既然蒸汽机的性能更好,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那么,以后需要使用的煤炭就会比原来减少。杰文斯说:错。正是由于蒸汽机的性能更好,使用更方便,人们才会用更多的煤炭,整个世界将会进入一个大量使用煤炭的新时代。也就是说社交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成本降低,并不是社交时间就会延长。况且线上交流是不可能替代线下交流的。
土地稀缺才不是房价过高的原因,而是供给限制过多。经济学中虽然说需求决定价格,价格随机游走。但是就房价而言有可能是因为对住房的需求加大了。并不是土地稀缺,如果真是土地稀缺的话在原有的高楼之上再盖多盖几层并不需要多少土地。
保护历史,保护老建筑,也需要有度,如果过度保护,势必会限制房地产的供给,于是房价就会上张,使城市里面的人都变成了富人,而穷人就早离开。
城市的多元化,才是一个城市自信的标志。德国人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德国的环保主义者觉得森林里面有很多死掉的树,太脏太乱。他们就做好事,把这些树拖出去,把森林清理得干干净净,结果过了几年,发现森林死掉了。后来,他们才发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看似卑微的、死掉的树也有
它的作用。它为土壤提供了肥力,为小动物提供了容身的场所,如果你把这些卑微的东西都清理掉了,整个生态系统也就遭到了破坏。而穷人进入城市,他们非常清楚,为什么要住在破烂的城中村。
1)在城中村的地理位置更好可以更方便的找到工作。
2)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多相似的人,彼此提供帮助。
3)收入比较低,他们不愿意把太多的收入叫房租。宁肯住的差一点。
城市的规模越大,环境污染越小。现在,很多城市都希望世界500强到自己那里投资。请你来想想看,世界500强大多是在最大的城市,还是在比较小的城市呢?跟很多人的直觉相反,除了金融企业,甚至包括像IT企业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大多都分布在较小的城市。这说明,制造业企业,甚至高科技企业,都更愿意待在较小的城市,只有高端服务业是必须待在大城市的。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业比重更高,由于服务业消耗的能源低于制造业,那自然大城市会更加环保了。
人行道上会发生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正是这些微小行为构成了城市街道上的信任。城市规划者总是喜欢宏伟的东西,他们喜欢广场、公园和宽阔的马路,但就是不知道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城市装饰品,而是那些看似卑微的日常生活便利。城市中可以没有纪念碑,但一定不能没有生机勃勃的街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