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学习之前,让我们先做两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吧。
活动一:跟着指令做动作:
不要坐着
手不要放在身体两边
手不要放在前面
不准站着
以上要求全部叠加
不许笑
……
做完以后,教室里乱成一锅粥,议论纷纷,大家都在讨论老师到底想干嘛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会有哪些感受呢?迷茫、困惑还是不安、抵触?
你会觉得自己被限制而不舒服吗?会觉得老师提前没说清楚所有要求要叠加而不想配合吗……
这就是“不”语言,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不能坐着不能站着,想来想去只有蹲着了,手不能放两边,不能放前面,想想也只能放后面了……老师好烦呀,一直在发号施令。
彼时课堂里,因为不能笑,大家都绷着,还有人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无奈,而我们的孩子们却在还未理解“不”的含义的时候,被说了多少“不”语言。
皮亚杰实验说明过一个道理,那就是4岁以下的孩子根本不理解“不”的含义,而为什么跟他们说了“不”以后会有效果,是因为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情绪。
而我们长期使用的“不”语言其实在强调什么呢?不要跑,“不”本身在强调“跑”,张少华老师说:“大家现在不可以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然后,此刻的你,面前有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吗?在脑袋里挥都挥不走……
活动二:跟着指令做动作
好,现在大家坐下
把左腿放在右腿上
手抱在胸前
身体靠在椅背上
……
这一轮,大家都笑了,因为都舒服了,而且指令清晰,知道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压迫感。
如果在家里,你经常对孩子的用语会是“慢慢走”而不是“不要跑”吗,会用“我们需要加快速度”而不是“不要磨磨蹭蹭”吗,是选择“小声一些,可以吗(嘘)”还是“不要那么大声”呢,是“我们可以一起出去玩”而不是“不要再玩游戏了”呢……
我们会说,吃饭的时候不要看电视,但家长却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我们在亲子陪伴中一定要学会自律,这样才能更快地让孩子学会自律。
我们可以尝试将吃饭的时候“不”要玩手机改成:还有五分钟开饭了,你是想吃饭之前玩五分钟,还是吃完爸爸一起陪你玩十分钟呢?这又关联到了延迟满足,既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同时也让孩子尝试到了利益得失。
正面语言的关键态度是态度坚定,而不是强硬。
技巧如下:
提前告知
清楚、具体地语言
有条件的许可
用孩子明白的暗号、手势
花时间训练:
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