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咪蒙“的公众号,我是取关了一阵又重新关注,原因嘛,人们都爱讨论她。这两天来简书里就有好几篇文章在讨论”咪蒙“的实习生,这位号称”宇宙第一红“的网红又成功地制造了话题热点了。
咪蒙的行为无论是从传统的文化角度还是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来讲,都是非常的矛盾,不可理喻。
我的一位忘年交的长辈,融贯中西文化,定居上海十多年了,有一次她感叹道:
“儒教认为一个好的上司符合三个标准: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都忘记了,还有很多不知道,真是可惜。”
是的,像咪蒙70年代以后的人在文化都特别迷茫,究竟是倾向于传统文化好呢还是西方的现代主义好呢?事情往往是没有选择,而是经常两边来回变摇摆。
话说,你知道“君亲师”的意思吗?
作之君是指什么事都我先做,不推给别人。
作之亲是指以父母爱护子女之心爱护一切众生,包括你的下属。
作之师从自己本身做起,做好榜样,认真努力教导。
“作之君”,她是合格。
毕竟泼辣锐利飞扬跋负的文字是她的杰作。
温厚的上司。图片来自网络“作之亲”,她做得真烂。
她以过来人告诫实习生职场生存法则时,恬不知耻地说:“首先,不要在厕所附近说老板的坏话——影响老板拉屎,害得老板得痔疮可就不好了呀。“
话里除了把拉屎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说给10万以上的人听,还有点黄世仁的自私和霸道,潜台词是“你跟家里人诉说情绪在我眼里比我不上我拉屎重要”。这里你们见到了咪蒙爱护下属的心情了吗?
丝毫没有!我甚至感觉到有点暴戾:我付给实习生钱还只是拿份外卖而已,你还有脸跟家里人说。这份情绪背后的指责不可一世,换成是心理承受力强的人也觉得可怕啊。
换个角度想想,这位实习生跟家里哭诉说:“我上了四年本科,不是为了来拿外卖的”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一个是不被重用的委屈,一个是困惑:我读了四年的本科就是来拿外卖吗?
如果一位有爱护之心的领导听了,把这位实习生找来聊聊,指正工作上的错误,让他卸下心里头的思想负担,好好地工作。这位实习生会怎么样呢?
大多数人会对领导心怀感激倍加努力工作,因为情绪得到安慰。
而咪蒙的实习生会怎么样呢?正处在情绪低落期又被指责了一顿,愤而离职,但两人的心结算是打下了。从咪蒙开篇第一句“我又把一位实习生惹哭”,可见咪蒙的实习生都是做不长久。
还有一种是像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翅膀硬了就跳槽。
哪一种情况会更好呢?大家自己去辨析吧。
加油吧,实习生!图片来自网络“作之师”,咪蒙算是勉强合格吧。
因为我缺少工作经验,因为我不懂,所以我才是实习生。
但是作为实习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不想去咪蒙那样的小公司实习。
小公司的特点是人少制度不健全,更多依靠的是人合性,换句大白话讲,工作能不能做得下去,就看大家能否相处得来。
但是作为实习生,更需要了解企业的动转机制,专业的做事方法,融入团队合作的方法。这些在大公司有相对健全的制度可以保障,最简单就是职前培训。
在职前培训里,了解企业文化、运作方式、企业的行事规则等,消除从学校到企业的不适应性。
但是,请问咪蒙的小企业有提供职前培训吗?文中说的是“来了公司三天,每天要下楼好几趟,去帮老板拿外卖。”可见,根本没有职前培训一说。
咪蒙能红必有道理,但作为老板和上司而言,她在“作之亲”方面的确是令人发指。不要说轻易地说职场就是太残酷了,你们试想一下:从22岁到60岁,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和同事相处。如果缺少相互的爱护,每天像打仗一样去上班,的确不好受。
那么,我们换到现代主义的角度来讨论。
咪蒙说“如果你的老板坚持每天自己去拿外卖,你就赶紧辞职吧”,这是要求实习生主动辞职,那么作为一个老板发现这位实习生已经不合格了,为啥不主动辞退而要求别人主动辞职呢?
难道她不明白: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容易吗?
再说到职场分工,如果这位实习生的本职工作是保姆,那么拿外卖是份内之事。咪蒙所举的刘若英作为陈升的助理要轮流刷厕所的例子根本就撑不住脚,助理的工作职责是一个宽泛的范围,刷厕所是本职工作范围内啊。
对于非本职工作,实习生可以拒绝。但从大的形势来看,处于弱势的实习生,没有几个是拒绝。但这并不代表理所当然要帮老板拿外卖,知书达理的老板明白职场分工的重要性,她会用请求帮助的语气说“对不起,我忙不过来,请你帮我拿一下外卖好吗”。这种态度不是命令,是同事间的相互帮助。
对咪蒙貌似得到了真理教训实习生的做法,我只想说,你在职业经历上所受的那些苦并不代表你的实习生也得承受这样的苦,不懂得工作的艺术,内心缺少智慧和慈悲才会让别人受苦。
写到这里,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初入职场时的情景,大约都是渴望大显身手的自负又不知道能否做得来的自卑,心里紧张不安,尤其特别在意上司的脸色。
在这种心理特别敏感的情况下,注意力被情绪的处理消耗了大部分,心思根本就不能专注地做事。不能专注,事情怎么会做好呢?
实习生作为一个社会生产的“准劳动力“,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里,都能像君子和老师做好自己的事,同时给他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又像哺育小鸟般地关照,那么实习生终有成长为独挡一面又能反哺企业的时候。
每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实习生,愿你有一颗皮实又强大的心脏,愿你被上司温柔地对待。
有读者私信说我写得相对比较理想的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但是我想说无论是传统的“君亲师”还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分工,实习生都应该值得好好培养。
这篇文章对主管级别以上的人来说是一种提醒。
认同我的观点记得喜欢和赞赏,这个是我写作的动力之一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