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儿,那些画

作者: 云中一雁ling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08:45 被阅读107次

(声明:本文所有插画都是本人手绘哈)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朴树

花朵没有实用,但是每次看见却总能给自己带来高兴,也就愿意为它投入许多心思和期待。有时候往往最无用的,也最饱含深情,因为在关注的那一刻,才让大自然的美,在眼里、心中落实。  

我们的生活繁华喧嚣,包罗万象,难免消耗。晚明有位叫袁宏道的文人,写了一本书叫《瓶史》,是插花界的经典著作。他说自己很想归隐乡间,但又被俗世间的事情羁绊,于是在寻常日子里,在案头插花,让自己从一朵花中被滋养,也很开心。可见,一个人想要快乐,其实和物质关系不大,可以从欣赏一朵花的美好中让自己愉悦。

因为懂得让自己停下脚步去赏花,生活便有了不同的质地和感受。纵然风起花落,十分短暂,但人生不过如同四季,清冷有时,热闹有时,寂寞与繁盛其实都是暂时拥有的风景。  

清代的李渔很爱生活,他将那些自己喜欢并投入了热情钻研的物与事,都一一记叙,写成了《闲情偶寄》。其中很多笔墨,都关于弄花莳草。他说,“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不是在讲述养花辛苦,而是感慨赏花的期限太过短暂。李渔说,其实也别无他法,只能在花开时,“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

花儿尽力开时,我们就尽力看,或者也可以和我一样,提起笔来描摹它们的美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

牡丹自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如盛装之丽人,唐代用以配宫廷贵妇,明代的仕女图中,也以牡丹配名门淑女,如唐寅的《牡丹仕女图》。与热闹的红牡丹相比,我更喜欢白牡丹的静好。

我喜欢春天里那一树洁白的玉兰花,风度典雅,大气绰约。自唐代以来,玉兰花就是华堂的象征。明代的文人雅士,如王世贞、文征明、沈周都极爱玉兰。文征明的《夏日闲居》中说:“门巷幽深白日长,清风时洒白玉堂。”可知他家府上,有一座华堂,名曰“玉兰堂”,门庭幽静,庭院之中广植玉兰,清风拂过,景致怡人。

四月里,雨后的鸢尾花,灵雅秀逸,据说它的花语是“爱的使者”。


从梅公祠到星斗塘,沿路水塘内,种的都是荷花,到荷花盛开时,在塘边行走,一路香风,沁人心胸。我有两句诗说:“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我在梅公祠门前的水塘内,也种了不少荷花,夏末秋初,结的莲蓬很多,在塘边用稻草搭盖了一个棚子,嘱咐我两个儿子,轮流看守。

                                                                                                                                                    ——齐白石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饱含着炽热的情感。有一天,我观赏它时,觉得它是明亮而安静的,于是我用墨线勾画出了这幅画儿。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看见。

妈妈种下的山芋花,枝高叶茂,开出的花朵很艳丽,我感觉油画颜料和它更配,于是信手一涂,自得其乐。

这不是花,这是表现于色彩上的露之惊魂。那质脆、命短、色美的面影,正是人世间所能见到的一刹那上天的消息。

                                                                                                                           ——德福芦花《碧色的花》

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汪曾祺《紫薇》

五代时南唐的张翊写了一本《花经》,将可以用于插花的七十多种花卉,按其品质高下,仿照官秩等级分为“九品九命”,以此来品鉴花卉的优劣。

栀子花若知道自己被古人不待见,会不会难过呢?还是汪曾祺先生写的好: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曾经,我不喜欢菊花,因为感觉它有股奇怪的味道,还因为菊花常常让人想起丧事、清明,觉得不吉利。然而,古人认为菊有“千古高风”,菊花常被衬配隐逸高人。譬如,陶渊明喜欢菊花,并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渐渐的,我发现了菊花的可爱,凡事若能淡如菊,便可安然得自在。

兰花是个美人,它没有媚姿招展的仪态,也没有浓妆艳抹的颜容,朴素如同一株普普通通的草,绿灵灵散发着清香。


古之文人爱梅花,关于梅花的诗、画盛多。宋朝扬无咎的《四梅图卷》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在苏州博物馆与这幅画相遇,画中的梅花是那样清丽脱俗,将我深深吸引。这组《四梅图卷》为长卷,是扬无咎为友人范端伯创作的。此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绘了梅花含苞、欲放、盛开、残败的四时形态。

为什么我会如此喜欢这幅画,除了画中的梅花清雅,还因为这幅图卷是对女性人生不同阶段的写照。这又让我想起西方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女人的三个阶段》。画中的花不仅仅是花,而是人生的起落,让人赞叹又难免无奈。

心心念念着,我就将它临摹了下来:

一未开:柔嫩的树枝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春睡初起的少女,慵懒地伸着双臂。星星点点的花蕾遍布枝头,预示着一个花季的到来。

一欲开:似开未放的梅花像是一位少妇,微绽的花蕾露出羞涩的笑颜。

一盛开:繁花缀满枝头,冷香袭人,沁人心脾。虽然是一枝独放,在观者的眼中却春深如海。

一将残:此时的梅花已饱经世事,阅尽繁华与沧桑。

一望之下,《四梅图卷》给人一种孤傲与清高的感受。据说画者扬无咎为人耿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品的与画品之间的重要关系。

岁月无声然风过有痕,人总会对旅途上遇见的花花草草深怀别样的情意。在如烟的世事里,我喜欢安静地看着它们,在纸上留下它们的倩影。

你曾经为什么花儿而心动呢?

如果你爱花,一定是因为,你也珍视生活中的美好。

 

让我们像花朵一样,不辜负有限的时光,开得很尽力,很认真。

相关文章

  • 那些花儿,那些画

    (声明:本文所有插画都是本人手绘哈)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 今天我们已...

  • 彩铅画 · 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

  • 【画与诗】那些花儿

    开在了枝头的 是美好的光景 衔着明媚的暖阳 粉色的脸庞 仿若落在凡尘的云彩 远远的看着却始终不忍触碰 那些花儿 轮...

  • 彩铅画|那些花儿

    偷懒的一副小画。 飘散的花瓣让我想起很久前的那一首歌——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

  • 那些花儿

    狂版《那些花儿》 本来想画一套关于《芳华》的画,配上《那些花儿》的歌词,后来想想,也就那几个姑娘、那几幅暖暖的照片...

  • 那些花儿没有尖锐的刺 那些路过的人伸出冰冷的指尖 风来了,带走了花儿美丽的花瓣 那些花儿没有了柔艳的风韵 那些路过...

  • 那些花儿

    听朴树的那些花儿,不禁想起我的那些花儿,我的那些现在和过去的花儿。 现在的花儿很多很多都来自过去,比如蟹爪兰,比如...

  • 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

  • 那些花儿

    因为太多诱惑,我忘记了我的那些花儿,仿佛一生未曾经历过的那种遗忘,令人想起总觉得心痛。 不知为何,偏偏又静不下来想...

  • 那些花儿

    18年的伊始,年初八。承蒙仙儿(这个昵称是我今年赐予的新杰作)的关系与帮助,我们同行的四个人得以聚在一起,去了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花儿,那些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no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