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空气稀薄地带》

作者: 往尽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21:33 被阅读24次

我站在这条正指南北的大道上

周围人走得迅速 车也要骑得快点

不巧的是正有一滴水落在我的头顶

我抬头看看是哪一棵令人烦厌的树

顺便记恨记恨它。

我转到了这条正指东西的路上

看着拥挤的街道里 车主人被迫刹车的恼怒

看着他紧皱的眉 竟觉得有些熟悉

大概就是这样了 我对着他弯了弯唇

这种情况不做一些脸部动作也太说不过去

不知道他有没有看见我。

我又听到身旁的人上帝般的说了句

死亡也有舒服着死去的

我看了一遍那人的眉头 没有皱起

也许他只是在尽力找话题

我又受到了雨滴的侵犯

顺便下定决心不要再出来乱走了。

清醒。

慢慢地 嘈杂声开始靠近了

行人更快了步伐 单车主人也站起来蹬着

是少见的大雨 但在我看来只是一场平淡的话剧

我在南方时 就已经开阔了些视野

每当我读到故乡时 总不敢再读下去

因此每当我看见哪位作家引到了故乡

对他的厌恶就要从对他的兴趣里夺取一些

雨到了地上 将来还是会回去

可我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我不能暴露我急于寻找象征的内心。

Slowly。

黑云在东方翻旋 我努力克服周围人造就的气氛

我当真是怕极了制造气氛的人

我也要跑起来了…

我为了顺应这环境 急忙把门窗都关上

看着这比刚才的黑云颜色更暗淡的周围

直到瞳孔放大了些看清了房间

我才算真正醒了过来。

来自空气稀薄地带。

相关文章

  • 《来自空气稀薄地带》

    我站在这条正指南北的大道上 周围人走得迅速 车也要骑得快点 不巧的是正有一滴水落在我的头顶 我抬头看看是哪一棵令人...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作者: 【美】乔恩.克拉考尔 概述: 1996年山难记录,一群孤独英雄的路程 读书来源: 公众号文章“阿里云的这群...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 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舒适区是一个想当然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对他的定义往往不明确。那我自己来说,当我完成了一张看似精美的图纸...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1996年,《户外》杂志记者强-克拉考尔跟随商业探险队攀登珠峰,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遭遇强烈雪暴,使1996年...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本书的作者正是美国户外杂志专栏作家也是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有机会能够感受到风险的,除了金融投...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曾经,我对于登山运动被归入极限运动,表示不解,在我看来,登山不是人们休闲健...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一直觉得骑行进藏、负重徒步千里的人很值得称赞。看了本书后,才惊觉登顶珠峰这种极限挑战,不仅仅是体力、技巧、金钱,每...

  • 雪山的信仰

    01 喜马拉雅地处高原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土地贫瘠,所...

  • 66/100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王坚博士(哦,以后要称呼为院士了)在朗读者上读了这本书的节选。这次幸运的作为荐书人也就推荐了这本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自空气稀薄地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ns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