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加一工作法”接受指令,赢得上级充分授权?

“三加一工作法”接受指令,赢得上级充分授权?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07:16 被阅读0次

怎样通过大处对齐,让上级放心地授权,而不是过度 干预,最终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做事空间?

什么叫“大处对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咱刚当上管理者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特别拧巴。

一方面因为你是个管理者,上级就觉得你应该有自主性,你最好别来烦我,你要自己把活都背走,不要老来讨主意,要资源。但另一方面,出于工作的惯性也好,组织文化也好,上级还是会忍不住直接插手到你的团队里去。安排、部署、命令经常发生。

你看,既希望你凡事自己做决定,但是你真做了决定,上级又未必满意。那这时候在你的自主性和执行力之间就有内耗。那怎么办?其实解决思路也很简单,就是主动进行大处对齐。

你别等着你的领导来追你、问你、检查你,那咱就太被动了,你很难受,上级也没有安全感。但是你也别每件事都跑去请示汇报,这上级烦都烦死了,他觉得我提拔你干啥?你也会被贴上办事不力的标签。

正确的做法是从接到一个指令开始,在执行任务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你都能 主动跟上级对齐目标,对齐需求,对齐操作思路。那这就能让你的上级觉得, 交给你的事都是可控的,这种情况下,他有了安全感,他当然会乐意充分地 授权,给你更大的做事空间。

三加一工作法

“三”就是“对齐三件套”。学会了,无论你的上级下什么指令,出什么招,咱都能先接得住。一次充分的对齐,拢共就三步:承接+反述+请 教。一步也不能少。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领导随口安排了一个任务,这就是我们做对齐的最好时机。

  • 首先,态度上绝不能让领导的话掉地上,所以是先承接,“捧住”领 导的任务。比如你可以这么说:领导,收到,马上去办。

  • 这是个态度,紧接着要反述:我跟您再确认一下,避免我理解不到位。刚才您布置的任务是这样的,我需要做一二三这几件事,对吗?

请注意,就算你觉得自己已经理解得很到位了,反述的工作也一定要做。一方面我见过很多下属在接任务的时候,不管领导说啥,他都只有一句话“好的好的,您放心吧”,别的没了。这领导没法放心,这时候领导会想:“我这么重要一件事,他这轻飘飘一句话就给我接走了,他到底听明白没有?他能干好吗?他能认真吗?”

你看这种念头一出来,接下来你所有的行动,上级他就忍不住事无巨细地去盯着你,那咱就不自由了。更关键的是,因为你没有养成主动反述和对齐的习惯,很多时候你觉得你理解了,领导不觉得你理解了。

比如领导说,今天有个重要的客户过来,让你把他接到宾馆。这事不能再小了。那你觉得不就接个客户吗?这还需要对齐吗?当然要。
 什么客户?什么规格的接待?
 是帮他打个车就行,还是得你本人陪着去专车接送?
 接到宾馆到底哪里是终点?是送进大堂就行,还是要陪同办完入住手续,还是要交到某个同事的手上?

你得对齐完了才知道怎么接,标准是什么,才符合领导的期待。别等到干出问题的时候,你的上级说你怎么会这么干,我跟你不是这么说的。到那个时候没有人替你兜底,风险全靠你自己扛。

所以我敲个黑板,大处对齐的第一步叫做“默认不齐”,就是不管自己觉得理解没理解,一定要通过反述和领导再沟通一下,把需求再确认一下。

  • 最后一步叫做上个请教,就是用开放性的问题,请上级做补充和指导。比如:您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您还有什么指示?或者您有什么嘱咐吗?

请注意,技术来了,乔哈里窗出现了对吗?开放性的问题,请教的姿态,都能帮助你把那些他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信息给挖掘出来。

请记住这个口诀:对齐三件套。领导布置一个任务,我们的沟通方式分三步, 承接+反述+请教。

“一”就是“一张清单”,帮助你在日常工作当中主动理解上级的思路和想法,更好地跟他做对齐。

当然了,光学步骤还不行,对齐的时候对什么?怎么对才能对到点上?这都是有讲究的。为什么有的人一张嘴,上级一拍大腿说:“我就这意思”。那是因为人家平日里就重视去研究领导的思路变化和关心的重点,而可能另外一些人啥都不知道。

怎么能修炼这种能力?通过一次次的主动做事,不断地积累经验,当然是一 种方式。但是在这里我想给你开个加速器,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三加一工作 法”的一,我给你准备了一张对焦清单,不用阴谋论,你完全可以光明正大 地去研究领导的思路。

image.png

来看这张表格,要把握上级关注的重点,其实就是把握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看上级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

  • 他的年初计划 OKR,上级的上级给他的 KPI,或者今年他强调的重要的 年度工作任务都是什么?
  • 如果他要做一个半年或者年终的总结,这时候他会最关心什么?哪些业 绩,哪些成绩是他想要放在这场总结会上说的?

计划、总结、年度工作任务等等,这都代表了一个人今年工作的主战场。

如果你作为下属想要出成绩,想要成长得快,你就不能偏了这个方向,你一定要让自己在你上级关心的主战场上打仗,那出的成绩才有杠杆效应。

如果你研究了一下,发现他今年的计划和目标里都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叫“降本增效”,那么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你就可以主动跟他对齐:领导,关于这个任务,我想了两个方案。第二个方案虽然效果看起来稍微差一点,但是成本可以降低很多,我觉得比较符合咱们今年的情况, 我偏向这个,您觉得呢?

这时候领导当然很欣慰,因为你在主动地帮他去实现他的目标。

第二个方向,看他最近的行动在哪里。

年初定下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是会变 的,咱不能抱着那个不放,咱得加点验证。比如:

  • 1.最近 3 个月,几次重要会议上,你的领导都强调了哪些项目,他最关 注哪几个目标和进度?
  • 2.他讲话的时候老提的那个高频词,高频的说法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们单位领导最近老提数字化这事。这说明什么?说明虽 然你们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项目还没启动,但是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在领导那影 响已经很深了。那这时候他在给你布置工作的时候,他会默认你应该有这个 认识高度,如果你没有,那肯定领导对你就不满意。但是如果你有这个研究, 接指令的时候你就可以主动跟他对齐:领导,收到,这个任务是不是跟前段时间您多次提到的加快数字化建设 进程有关?

你看,如果确实是,那他肯定一拍大腿,觉得这个下属懂我,跟得上。那即使不是咱也没吃亏,他会针对你的话做出纠正。同时他也知道平时他讲的东西你是重视的,你是记在心里的。你看,关系拉近了。

  • 3.他平时跟你的沟通中,对你或者你所在部门的发展都有哪些看法?
  • 4.他最近几个月的周报里都关注了哪些目标,提及了哪些现象?
  • 5.他的时间都具体的花在了哪些事上?

请注意,这条很重要。比如你通过上面的观察,你发现你的领导在一份战略报告里强调了今年的客户满意度问题,说这是我们最重要的攻克点。

但是你再一验证,发现最近三个月他的时间其实没有花在走市场、跟客户交流上,而是扎在工厂里,在那控制成本。

那你就要提醒自己,对你的领导来说,至少在最近这个阶段,成本问题可能是他更关切、更紧急的问题。那你在汇报的时候,你的策略就可以稍稍地调整一下。

第三个研究方向就更进一步了,就是看外部变量。

什么叫外部变量?

  • 6.组织层面出现了什么变革?有什么新的目标吗?
  • 7.上级单位最近给了什么新指示吗?来了哪些新文件吗?
  • 8.他的上级领导在开大会的时候说了一些什么吗?

如果在领导单独给你强调之前,你就能先一步去理解这些变化,那你再去做方向性对齐的时候,不就省事了嘛。

当然最后还有一个总结性的问题,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用这个问题去问问自己:
  • 9.围绕着领导所关心的重点,我自己的工作进度是什么?
  • 10.过去这段时间来,我为这个方面做了什么努力?

从今天开始,如果你发现你在面对一个新任务的时候,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上级坚持要做这件事,怎么都对不齐,我建议你就去研究研究这张清单里的问题,大概率你就能发现思想源头在这。

经常看一看这个清单,很快你就会发现,其实上级已经有意无意地释放出很多信息。 过去我们太老实了,老得等着领导自己来说,我们作为下属,不去主动观察。 这张清单就是帮助你观察上级的思想脉络,判断他关注重点的思考脚手架。




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德鲁克说:“管理者工作的立足点应当是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执行任务。”

基于这个论断,如果把整个组织的管理看成是个金字塔,那最上层就是使命、 愿景、战略,就是企业这艘大船航行的大目标。最下面的战略执行包括具体 的项目、任务,这就是保证大船能航行的螺旋桨。

大处对齐,我们就是要自下而上地穿透,然后每一个任务都能和总的目标相对齐,保证这艘大船永远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加一工作法”接受指令,赢得上级充分授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tn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