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家待了快2周的时间,计划中的工作并不顺利,第二周开始就基本没有涉及工作了,基本都是在家做家务,带孩子了,接上游泳课的侄女。那么做了那些家务呢?扫地、拖地、洗碗、扫院子、洗衣服、收拾房子、整理衣服、整理桌子等等。在家里大大小小四个小朋友的努力下,无论是家里还是院子都很难长时间的维持干净整洁,如果想要长时间的维持清洁,就需要不停的收拾,在孩子创造垃圾之后即刻收拾归并到垃圾桶才可以。现实却是根本做不到,原因我想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小朋友创造垃圾的速度非常快,那是光速的级别,另一方面是大人额精力有限,就算是全职的家庭主妇(无论是妈妈、爸爸亦或是奶奶外婆)也有累的时候,不可能分秒不错的盯着孩子创造的垃圾。
实话说这个世界确实有喜爱做家务的人,或者一些有洁癖的人确实是真心的喜爱家务,但我想着大部分的人,无论是男士或者女士喜爱家务的,尤其是这些年喜爱家务更是逐渐下降。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我们从来不爱家务还是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我们不爱家务了呢?
从人类的发展以及演变的历程看,女性需要承担了后勤保障的工作,收拾整理是她们生存的价值,是别人给他们食物以及庇护的前提。故而这是生存的本能,这一点就是在现在女童的幼年期也可以看出来,幼年期的女童爱家务爱芭比娃娃爱做饭类的玩具爱在父母做饭时想要帮忙也爱在父母在收拾屋子时来帮忙。相反的男童则很少有这样的表现,多数爱的是车等机械玩具,对家务毫无兴趣。从历程看,男性提供食物提供种群庇护,他们偏向于生存工具类,能够增加野外生存几率的工具类,小男生选择的玩具也能够说明这一点。
现在社会,女性价值的体现出现多元化,女性可以不用禁锢在灶台之间,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做自己。那么这个时候家庭中的家务活怎么办呢?我觉得不应该不出现互相妥协的情况,应该想办法解决事。从家庭中成员的人员角色,在组成家庭之初,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些年影视剧文学作品等的影响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男男女女都爱“爱情”这个东西,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我们选择爱人的时候能够多考虑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考虑一下,衡量一下,那么余生诸多岁月会舒适的很多。在影视剧的影响下,好像人们多考虑一点生活一点世俗,好像这个人就低人一等的样子,觉得这个人俗不可耐,绝对不可以将自己的余生托付。这种想法着实可笑的紧。
新中国成立已经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加入世贸组织也有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是巨变,这个过程中家庭的结构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多口之家的三四代人的大家庭在变成以父母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由此家庭中的成员的任务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观念却没有随之变化。还在原来的思维中。陈旧的大家庭思维变化赶不上飞快的生活变化需要的小家庭思维。有证据,看看就是现在这个新时代的影视剧仍然有这大量的家庭剧,这些家庭剧中的冲突和矛盾基本都是这些事情,事情不大,却很磨人。大是大非面前人们都会有个正确的判断,可是小事情确实最最消耗人的精气神的。
理性选择爱人,就是理性安排自己的生活。
注:文中的猜测仅是猜测,并无实证。
孩子吃了一半的火龙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