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树——我的研修报告

树——我的研修报告

作者: 不辨_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10:53 被阅读0次

7月26日,火热夏日里的一个下午,伴随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来到了2020年新阳光初级研修的第一堂课。转眼间三个多月过去了,初级研修进入尾声,心想怎么会这么快,明明写作业写的痛苦的时候总盼着研修快点结束,真到了这一刻却有着诸多的不舍与眷恋。

不舍的是什么?

首先当然是老师。早在2018年,我从一个朋友的朋友圈看到李老师的文章,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关注了老师的简书,那段时间每天看一篇成了习惯。回头看看正是老师这些文章给了上了接触心理最早的启蒙课。接着关注了新阳光的公众号,读着老师的文章,想一睹真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看了课程信息很是失望,研修班入门门槛很高,对专业能力、对个人的意志力绝对都是一种磨练,彼时的我只是一个对心理这个行业懵懵懂懂有好感的爱好者,没证、没专业能力怎么觉得挺不靠谱,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后来跟着上了一个月的成长训练营,在群里认识了巩斐老师、大力老师、丁金波老师等一大波李老师的得意门生,被镇住了,老师的学生都这么牛,那李老师得牛成啥样?好奇心一直促使我追着公众号,终于看到李老师亲授的心理学践行课开课了,拉着朋友一起兴致勃勃报了名,终于见着老师的音容笑貌,和看文章的感受有明显的不同,只是对老师的淄博味的普通话还没有完全适应,总有些地方听的不明白。心底那个最深的念想没有实现,就继续泡着吧,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课,一边做运动一边听课,一边开车一边听课,最好的休息方式。泡着泡着就泡出了味道,或许可以试试报名研修?去年初级研修开课前,跃跃欲试,和青红老师聊了一下,结果被她一句话“你有时间吗”将我打回原形,再等等。到了元旦的时候实在等不及,火速报名预约了今年的初级研修,当时心里还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还有半年的时间准备呢。

疫情期间,公众号推出了好多李老师的线上公益课,成了我的必修科目,继续跟着混,一不留神混进了第一期社会心理服务师资班,里面都是咖位等级的老师,每天晚上准时搬着小板凳听老师讲课,然后整理笔记,有时太困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一个月魔鬼式的训练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我觉得我可以参加初级研修了,终于可以上李老师的现场面授课了。

花了这么大的篇幅才把时间线捯饬明白,忽然发现自己居然认识老师这么长时间了(虽然他老人家才刚刚能叫出我的名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不就是“信则灵”吗?我像一个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一直未曾离开,内心深处我一直坚信老师,他能引领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不舍的还有我们这个特殊的集体:班主任、班长、组长和同学们。从行为主义上讲,三个月形成习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研修设置三个月的原因吧。三个月的每一天浸泡在这个集体中,让我习惯了每天看群里班主任战老师发学习内容,每天交作业,每天看组长点评,每天和小组里同学们玉兰、阿娇、洪霞、宋文讨论聊天,互相鼓励。按照我的行为模式,在群体中我一般都是被动的,不愿主动发言,不愿主动表达,有点像蜗牛,背着自己的壳缓慢的前行,一嗅到危险的信号就缩到壳里去。同时,如果被看到,被善意的鼓励和关心,我会愿意慢慢的伸出头接受和反馈,只是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这三个月在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我得到了别人很多的鼓励肯定和善意的关心,纯粹而温暖,不掺杂一点杂质。在这个集体中,我是被懂得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点尤其珍贵。

在一起

三个月我收获了什么?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都是目的论者,当初我来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达到了吗?

翻开第一篇研修日记,我不想只做孤魂野鬼,人际交往是我的短板,很难全身心的快速融入一个集体中,貌似融入又会很快抽离,就像蜗牛习惯性缩回壳里,内心其实挺向往自在的和别人谈笑风生,保持亲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与别人的互动中体会感受。第一堂课自我介绍时紧张不已,听李老师的课刚开始不敢主动提问,老师一提问赶紧把头低下来,生怕被老师点名。下课后很多同学或聚到老师身边,或扎堆聊天,我羡慕但不敢,老师在台上,我们在台下,在我眼里老师就是老师,我没想过要突破这个距离。第一次聚会,第一次感觉老师和同学的距离拉近了很多,在我眼里老师走下神坛,原来很可爱,因为喝酒老师终于能记住我的名字了。这次聚会大家都很放得开,互动中让我切实感受到我是这个集体的一员,有了很强的融入感。后面在茶仓上课,同学们面对面,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也近了,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自如地提问了,也不害怕老师提问了。上课、聚会、群里互动,在现实中与别人互动交流,融入集体,这个目的达到了。

作为一个门外汉,来研修班最重要的目的自然是入门了,那么我入门了吗?李老师反复讲的那句悖论“知道在门外,就入门了”,我对自己在门外这个现实坚信不疑,只是我真的入门了吗?

学习心理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们相信眼见为实。昨天在朋友圈看朋友拍的秋天满山的树叶红色、黄色、绿色深浅不一,就像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的调色板,丰富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普通人认为这就是就是秋天真实的颜色,他们不知道自己看的的颜色与别人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学过心理的我们知道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些五彩斑斓的色彩是光的折射反映在我们大脑里,颜色实际上并不存在,是大脑创造出来的,不同的人看到的颜色并不相同。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到了第二个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第三个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看到这幅美丽的风景,我知道它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在我的眼前呈现出来,明白每个人看的风景是不同的,最后回到风景本身,欣赏它的美。

层林尽染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佛学上讲“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借由“五眼”之说解释认识的五个层次或五种境界。肉眼凡胎,我们所见到的东西都差不多,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天眼,专业的眼光,须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的训练才能达到,山有五岳,长江、黄河的水也是不同的,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慧眼:能够不借助于实物就能做出判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老中医的悬丝诊脉看起来不可思议,背后却是超于常人的经验累积,通过悬丝能感知脉相的细微差别,进而做出诊断;法眼: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山和水的前世今生尽收眼底。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应该能够对此做出很好的诠释;佛眼,平等对待万物,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借用一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学习心理,让我脱离肉眼,先向着天眼靠近,慧眼,法眼需要积累至一定程度的开悟,至于佛眼那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心理成长必经的几个过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自知状态,知道自己知道——觉察状态,不知道自己知道——习惯状态。这90天切切实实经历了这几个阶段,上课在老师带领下学习知识,训练觉察,课下写日记理论和实践结合,将学到的知识转为意识,从认识自我认识心理开始,逐步深入,一个井底之蛙知道了自己在井底,开始学着如何从空间跳出来和时间跳出来,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空间),看到未来最重要(时间)。

无知、自知、觉察、习惯,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需要继续坚持。明白了这些,我想自己应该是入门了。

既有收获,依然有困惑,学的越多,困惑越多,这就是我不断学习的最大的动力。例如我以为首先要把自己搞明白了,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李老师给我的提示自己是永远搞不明白的,还不如去研究别人。一个人外在的言谈举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爱恨情仇,一切人事物背后都隐藏着为什么和为了什么,探索无止境,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动机。

带着困惑,带着好奇,继续上路,因为树的根扎的越深,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至于我,在心理专业方面还是一棵稚嫩的小树苗,但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将就至。

相关文章

  • 树——我的研修报告

    7月26日,火热夏日里的一个下午,伴随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来到了2020年新阳光初级研修的第一堂课。转眼间三个多月...

  • 我的研修报告

    ——破茧成蝶 2020年,自己认为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跟李克富老师初级研修班的学习,学...

  • 我的研修报告 - 草稿

    距离写完研修日记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看到群里小伙伴陆续发出自己的研究报告,但是我依然不愿意开启自己的研修报告...

  • 我的研修报告 - 草稿

    与李克富老师的第一次见面,缘于心惠老师的《星光计划》课程,李老师是被特别邀请的神秘大咖。 初次见到...

  • 研修报告

    转瞬间,五个月过去了,记得5个月之前的我,因为女儿辍学,天天闭门在家玩游戏,变得焦虑、无助、彷徨,我整天忙着跟朋友...

  • 研修报告

    之前一直幻想着我可以有质的飞跃,这就是我报名研修班的动力。 目前为止,能让我不带有任何感情的并且足...

  • 研修报告

    成长必定伴随着痛苦!三个月的研修生活转眼即逝!除了每天迫于写观察日记被逼得搜肠刮肚之外,其余一切尚能按部就班跟...

  • 研修报告

    三个月的研修结束了,感觉这段时间过的既快又慢。快的是老师的课还没有听过瘾,老师讲的知识还没有消化吸收,和同学们...

  • 日记之痛

    随着研修进入尾声,我开始越来越着急补落下的研修日记了。 数了一下,除了3000字的研修报告和写一篇身边的人,我大约...

  • 影子研修报告

    兰坪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泽美 2017年12月11日至14日,我们第二小组的七位教师有幸来到重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树——我的研修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uf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