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城南旧事》这种叙事手法,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只是去描写,而不表达观点。
反衬之下,更显出成长的沉重。
六岁的英子,在惠安馆认识了被别人称为“疯子”的秀贞。英子莫名喜欢她,渐渐和秀贞成为好朋友,也了解到她过去的悲惨遭遇。
秀贞与北大的青年学生思康相知相爱,岂料思康回乡探望病母一去不返。秀贞此时已经怀有身孕,千辛万苦生下孩子,却只看了一眼,就再也没见过她。
失去孩子让秀贞从此疯疯癫癫,与英子的结识,是她清醒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欢喜。
可能是上天怜悯,英子的另一个好友妞儿,正是秀贞的女儿小桂子。
于是,在一个暴雨如柱的深夜,母女相认了。
不过,故事的结局却尤其悲伤,秀贞和妞儿在凌晨的火车上遇难了,再也没有回来。
英子昏迷了十天,醒来后竟然模模糊糊忘了许多事。
她只记得,有那么两个人,越走越远了。
英子搬了家,进了小学,又陆陆续续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但无一例外,最终这些人都离开了。及至最后,就连最亲的爸爸也因病去世了。
在英子十三岁小学毕业那一年,她被迫结束了童年,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小女孩,一夕之间成长为需要照顾家庭的长女。
生活的重担压在她的身上,从前欢乐无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但很少有人可以明确说出童年到少年的分界线。回首往事,也许童年那几年的事情一件也记不清了,可当时无限放大的乐趣却永远留在了心底。
哪怕只是和好友尽兴玩了一次家家酒,那快乐都仿佛有翅膀,飞向了最高的云端。
越长大,快乐的阈值越高,我们很难放肆大笑了。
是事情本身不够欢乐吗?
或许并不是,无非是心境不同了。
曾经作为稚子的我们,所拥有的那份纯真的童心,早已在成长中被消磨殆尽了。
如今的你我,谁不是负重前行?
那沉重吹散了快乐的浓度。
被稀释过后的喜悦,只剩寡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