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今天没有特别的“写在前面”,
因为给孩子的爱,无需多言。
给,一直付出的你。
壹
我:“老妈,我小时候你是不是给我买过一份教育金?”
Mom:“没有啊,你做梦呢?”
我:“不对啊,我怎么记得你好像买过一份,一年就几百块,长大读书能领不少钱的?”
Mom:“没有,我没买过。”
我:“是不是后来你想不通又退了?”
Mom:“你记忆错乱了,我当时没有教育储蓄的意识,也不信保险,怎么会给你买?”
我:“那我上大学读书的钱你们都怎么存出来的?”
Mom:“省吃俭用出来的啊,不然你以为那时候我和你爸两个普通职工,哪里来这么多钱,既要维持生活又要供你读书。”
Mom:“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如果真给你买了这么一份保险,可能我和你爸俩还能稍微轻松点,你呢可能也可以选择更好一点的学校。”
这是我和我妈的真实对话,因为上次她和同事聊起当年的“99鸿福”,才打开的话题。
时隔20年,我妈其实有挺多后悔的事,虽然有些她不说,但我能感觉到。
今年我31岁了,我成为父母了,能力范围内,我也想给儿子最好的。
童年,陪伴,教育,保障,哪一样我都不希望怠慢。
不仅仅是给他一个安全幸福的成长环境,也是为了今后给自己省点心力,孩子的事能少操一份心,也就意味着多一份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孩子的人生要丰富精彩,但我们的也不能单调乏味。
贰
要不说这届父母优秀,儿童节快到了,当天安排吃喝玩乐,孩子开心,家长满足,事后加上一份好的保险产品,孩子未来幸福,家长也更省心。
吃喝玩乐容易,新一代的家长都很擅长嘛(哈哈我很擅长的),聪明的买到好的保险产品可不容易。因为信息差,有些人会买贵,有些人会买漏,还有些人会买错。
所以,要把保险当礼物送,还是稍微花点时间多了解了解,给孩子买个玩具,我们都还要看看材料,试试功能,评估评估质量呢。
不过,未来能带来幸福感的,只有教育金类的储蓄型保险。因为是愉快的给钱,你也愉快接受的一种保险。
其他保障类的保险,更多的是事前的风险转移功能,未来并不能给你带来实际意义上的快乐。
因为当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一定是我们想让时间倒流的时候,保障类保险更多是减轻我们的负担,安抚我们的心情,给我们再次享受幸福感的机会。
所以,作为生活玩家,正确的顺序是:先获得“机会卡”,再去争取“翻倍卡”。
叁
投保指南:保障篇
1.意外险,每个孩子最先该拥有的保障。
孩子天生好奇又好动,容易发生小意外。
在选择意外险的时候,不用过多纠结身故保额,10岁以下最高只能买20万,10-18岁最高50万。
如果担心意外导致残疾的风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往高了买,但也要注意残疾责任是否按比例。
孩子的意外险,除了基础保额外,最应该关注的是意外医疗部分的保障责任。
保障好不好,简单来说,就是看意外导致的就医,是不是不论门急诊,住院,社保内外用药,都可以没有门槛的100%报销。
具体可以回顾原来的文章:猝死不是意外?聊聊让你意外的意外险
费用上:基础的保障60-140元/年就可以搞定,也相对充足,再贵的,除非是看中残障保障责任,买了比较高的保额,否则就不值得花这么多在意外险上。
18岁以下的孩子的意外险,目前我比较推荐的是平安小顽童。
1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成人意外险,目前比较推荐的是大护法成人意外。
下方是产品二维码,可以扫描了解,直接投保,不懂加我咨询。


2.医疗险,应该优先于重疾险投保。
很多家长会愿意给孩子先买一年好几千的终身重疾险,却不加一个一年几百的医疗险。其实这样的配置并不经济也不合理。
为什么我觉得医疗险会比重疾险优先程度更高?
首先理赔概率上,重疾险的概率远小于医疗险,重疾险的理赔是要达到合同约定的症状标准,才能获得对应的保险金,而很多时候,病情可能达不到理赔要求,但也同样严重,治疗费用也不低。
比如孩子最常见的肺炎,严重的出现合并症,要用丙球蛋白,或上呼吸机时,费用就不止300-500这么简单了,而重疾险可能暂时还帮不上忙。
第二实际作用上,医疗险就是用来解决治疗费用的问题,医保不报的部分,可以通过医疗险来报销,费用少,报销额度可以高达300万。
但如果用重疾险来解决,先不说疾病得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会理赔,即使到了那个程度,没有个100-200万的保额根本就不够,何况保费还贵。
工具方法要选对,下雨了买把伞就好,不用耗费财力搭一个雨棚,还不能随身携带。
费用上,5岁以下孩子的医疗险在700-800左右,5岁-17岁的费用在140-300之间。
孩子的医疗险选择,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1.小额医疗补充。可以选择住院津贴,这样家长也不用担心自己请假扣钱的事儿了,不过其实小额的费用大部分都能自己承担。
平安的住院安心保住院津贴羊毛可以薅,华泰健康宝宝少儿门急诊也可以选择。
2. 大额医疗住院补充。专门用于住院报销,有1万免赔额。选择时注意:健康告知,产品的续保,一般医疗涵盖的保障内容,续保条款等。具体参考:「群分享」普通人想搞懂的3个医保小知识。复联超越保,众安尊享E生,好医保都不错。
医疗险对健康要求比较高,就不放投保链接,若有投保需要,请单独咨询,不要随便购买,对自己和孩子负责。
3.重疾险,搭配医疗险更完美。
都说重疾险一般给家庭支柱配置,用来补偿治病期间和术后修养恢复期间的收入损失,照这么说,小朋友就没必要配置重疾险咯?
Nonono,正因为是孩子,更需要大人的照顾,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重疾险的保险金能够助我们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尤其是有房贷车贷的家庭。
所以你看,每个不同的险种都有自己的职责,去维护每一个家的幸福。
在给孩子选购重疾险时,除了保额充足,要和保费平衡外,更要关注是否涵盖了多种少儿高发重疾,和对应的中轻症,对于这些特疾是否有额外赔付,且这些额外赔付是否有年龄限制。不是光看保额够了,保费能接受,就是合适孩子的产品。
费用上,根据定期/终身,单次/多次,是否含两全等不同条件,相同的保额,保费在300-4000不等。
少儿重疾险目前市面上几个都挺不错,综合上我一直都很推荐复联的妈咪宝贝,这款也在7月份确定停售,值得考虑。
另外,横琴的嘉贝保,信泰的如意人生守护,晴天保保超越版,可以满足多种需求,如需投保请一定先咨询我。
至于寿险,我是不赞成给孩子配置的,如果你真的想要身故赔保额的保障,可以选择少儿定寿,也不贵,你开心就好。
投保指南:储蓄篇
终于到了让人开心的部分啦,替未来做计划,真的是件让人兴奋的事。
到这里,你可以真正的替小朋友选择一份伴随ta未来读书教育,甚至到结婚生子都能替你在经济上支持ta的礼物。
前面的所有都是在护ta周全,只有这部分的是在真正给ta未来。
也许你会送给孩子一套房,一辆车,或者提前为他准备了一笔钱,这些都很好,可是,如果现在的你暂时还做不到这些,要等一等么?还是说自己辛苦点,努力赚钱或者省吃俭用?
其实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情形一
如果你已经有了这么一笔未来给孩子的钱,可以考虑分成2份,一份放在短期灵活的银行理财里做流动现金,一份放进中长期稳定的保险里做未来的教育金,假设两笔都是20万块,我们可以看一下20年后的情况:


Plan A中长期保险:
第2年,现价超过本金开始在增值,第20年,价值38万,第33年,价值翻3倍,达到60万。
Plan B银行存款(目前5年存期2.75%,假设每次到期,产品未停售,利率不变):
第20年本息33万4。
实际操作中Plan A结果更确定,Plan B需要括号中的条件才能实现(实际上几乎不可能)。所以Plan A+B是目前的最优组合,收益确定,风险较小,还兼顾了整体流动性。
情形二
如果你暂时还没准备好这样一笔钱,那从现在开始,买一份储蓄型保险吧,选择中长期缴费,让每年缴保费的义务推着你完成教育储蓄。
没有主动储蓄习惯的人,就不要自我欺骗了哈,如果可以,你就是情形一里的主角。
不过这类的保险更不应该随便买,如果买的不好,整体收益和银行差不多,还白白浪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价值。


选择A属于中长期产品,在缴费期结束前回本,且时间越长,收益越好,减保取现灵活,可根据用钱计划随时调整。
选择B属于短期产品,22年到期后,且返钱时间固定,专门针对教育计划,用钱计划被锁定。
具体哪个更适合你,要看你的总目标和每年计划存的钱,因为不同缴费方式和领取方式,影响着现金价值,只有条件明确,才能得到答案。
中短期年金,一般保障期到孩子30岁,专门针对教育目的:
渤海富爸爸适合手头有钱,不知道放哪里,短期可能要用,急于找安全稳定地方的人。
信美天天向上,恒安标准筑梦未来适合喜欢分批放入的人。
长期产品,想把婚嫁创业生子都考虑进来:
想要长期受益,又想用钱计划灵活,手头也是暂时用不到的闲钱,不妨试试长期年金或增额终身寿,年前已经停了一波收益不错的长期年金,目前可选择的不多,可以考虑现价不错的增额终身寿,没有限定领取时间,有些附加的万能险,保底3%和结算利率可以到6%。
这类产品复杂,也不放链接了,有需要找我咨询。
父母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做个聪明父母,考虑的更远,计划的更细,让财富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