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引领我们从狭窄的地方走向无限的海洋。”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一句句读书的名言犹在耳畔,被各种琐事占据着时间的我,很少有时间坐下来,读一本书了。听过很多网课,教过很多节课,参加很多场活动。直到和邱华国校长对话的那次论坛,那句“读了,再说”,震撼我的心灵。于是在小组的安排下,我们选择了阅读朱永新老师的《未来学校》。
真正坐下来读的时候,也没有抱着带着墨香的书,也没有泡上一杯茶水。只是在我的小书桌,翻开电纸书,打开当地产的宏宝莱饮料,安静地按着屏幕,打开另一个世界。
疫情初期,就在邱华国校长的带领下,走进了“云伴读”的课程,第八节课就是邀请的朱永新老师,伴读他写的这本《未来学校》。
这是当时做的思维导图,带着对书的好奇,按照课程内容,做了这一份课堂笔记。读了这本书后,对课程的内容,又有了进一步理解。接下来,我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在我看来,本书是围绕着“学习中心”展开的,说明了未来学习中心的概念、设计原则、基本架构,并详细说了在未来学校,深处在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色,我们要做什么。
第二部分:读后心得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未来已来”。
关于接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民上网课”人数超过2亿,更多的人从最初的抗拒,到慢慢接受,最后变成了习惯。
身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的网课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整个学期的课时已过半,开学还遥遥无期,我的学生家长们,已经从最初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开学啊,管不住孩子,变成了现在监督孩子上网课,帮助孩子录背古诗的录像,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样子。所以,未来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临,我们慢慢地,已经接受。
关于改变:
在这次的疫情中,学生、家长、老师虽然都在家,但也都是战士,特别是我在农村教学,家长从最开始的不愿意把手机给孩子听网课,慢慢变成每一堂网课不缺席,家长在改变。
学生从一个软件下载都要问上两天,到现在连麦、建群、修改图片的全能少年,也只是这两个月时间,学生在改变。
而我,从三尺讲台到家中电脑前,从修电脑、改设置、找角度等硬件要求出发,从PPT、希沃、钉钉、Mindmaster等软件使用,从抱着教案讲课到用软件技术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我也在改变。
关于创造:
在这个超长的寒假中,我觉得在教学方面的成长,算得上是突飞猛进。因为疫情的关系,辅导书、教学参考书等资料都没有来到我的手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鱼龙混则,我真正用自己的思想去筛选鉴别,用自己的思路将讲课内容串联,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方式方法。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也用小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通过连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每次连麦,公屏里都有学生加油鼓劲儿的文字和图片,为网络课堂注入了无限活力。
《未来学校》中关于老师有一句话,“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
在这一章里,我又感受到了身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成长前行。
关于自律:
教学两年多以来,最初我更习惯看着学生们写作业、背课文,而自己庸庸碌碌,除了备课、批改作业就是娱乐活动了,有一年时间是毫无进步,几乎和社会脱轨。
不自律让我前进的步伐几乎停滞,有一次带着学生们背课文,看着学生背下来,而我自己还磕磕巴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还差得远,甚至连孩子都比不过。
我的学生早上七点半到校,晨读、学习数学、语文、英语和各种科任课,在写作业上及时不会,也都尽力完成,没有一个学生不写作业、不交作业。
看着自律的学生,我才发现,考上编制,不是终点,这只是一个起点,只有不断努力,才能遇见想要到达的未来。
关于学习:
后来我加入了第二届青椒计划培训学习,这是一次网络新教师培训,加入培训计划后,看到了全国各地优秀的老师,他们那么优秀,还那么努力,让我重新看待学习。慢慢的我加入了助教团队,加入了勇气读书会,哪怕再忙,也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看书,写下自己的感受。
在这之后,我发现,学生们看我在看自习的时候练字、备课、读书,他们也爱上了去图书室借书,虽然是村小的孩子,但是四大名著都没有落下,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他们也看了很多书。
所以,教师更要学习,陪伴着孩子们一起学习,教师不学习就要被学生超越了,再不学习学生就少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关于专业:
看了《未来学校》后,我发现以前可能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在教学时,特别是教数学的时候,注重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某一种类型题怎样去做简单。往往忽略了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推导过程讲解不够细致。
专业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让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仍然带着学习的习惯,用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人生中走出更多的精彩。
最后用朱永新老师的话来结尾:“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亲爱的N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创造未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