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集《漫长的季节》,秦昊饰演的彪子被老婆说真羡慕他,总是可以活在梦里。不知为何,我尤其记住了这句。小男孩儿嘛,大多活在梦里。我家楼上有个颤颤巍巍的老爷爷,总在楼下拿着锤子敲击着各种他觉得能敲的东西,神志清晰,只是喜欢。小男孩儿嘛,不分年纪。
看完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贼喜欢,尤其是开头三分多钟的巴黎空镜头,美极了,怪不得令人痴迷、神往。在读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时,在网上找牛人讲真本书里听到演讲者提到了这部电影。又是伍迪·艾伦,毫无犹豫地看了。想象得到的男主人公在雨中低着散步的场景,没有这个好像就不是伍迪·艾伦了。但不同的是这次让男主穿越回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的年代,立体的“流动的盛宴”,也很他的风格的电影。同样,他的角色也都活在梦里。但还没那么绝望,最后总会给搭配一个同样爱做梦的女伴。
真服了初春特殊的温度,室内外两个世界一般,鼻子仿佛做梦一般,似通似堵。
活在梦里很好,梦看似单薄、脆弱,其实它永远不会破碎,梦之外的人总会担心梦中人有天会醒,其实大可不必,它只是看起来有点易碎。反倒是看起来越强硬的东西或人,消逝的越容易,毕竟现实都是因梦而起。
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在脑子里沉淀、反应,就像以往读过的所有书那样,或舒畅或拥堵,但这次总体来说是舒畅的。它总在提醒我,此时此刻我应该、能干什么了,过去与未来都是不存在的。接下来要买本阿德勒的书看看了,十分期待。人若不为过去而感怀,不为未来而焦躁那可是多大的幸福,也是力量。
不知不觉最近读了好几本日本作者的书,最有名的要数三岛由纪夫了。和推荐我读的弟弟聊聊读后感,我们的共同感慨是珍惜,珍惜如此坦诚的作者,太少见了。他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龌龊。这在今天的交流中是消失不见的。这也是一种梦,通过文字短暂地表现了一把,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豁得出去。
豁出去可能是梦游者们的常态,因为他们需要和数量多的非梦游者斗争一番,没有对错,无非是数量不同。“豁”依然是处于非梦游者的角度而形容,对梦游者不过如家常便饭。毕竟,梦像吃饭一样平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