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寒门能否出贵子的争论不时登上媒体的热点。“寒门再难出贵子”一说,越来越为大众无奈地接受。确实,从寒门的出身、眼界、经济水平等等因素分析,有太多的局限阻挡着寒门子弟取得成就,有太多的对比刺激着你这颗玻璃心。

你在国内埋头苦读时,有些人却已被父母送到国外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当你在为了找工作而东奔西走,有些人一个电话就已经搞定。当你忙碌一天回到出租屋里累得动都不想动,有些人却早已房子好几套,脑子里想的是下个星期约谁到哪里去玩。”
于是你觉得很无力,你抱怨,你期望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有个彻底的改变,一下子变得鲜花满地,事事如意,那该多好。但抱怨并不是一种积极建设,更无法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改变。期望有一天救世主替你全部安排好,让你心满意足,这种不切实际的梦,多想也是浪费时间。这些都无法帮助寒门子弟逆袭,或者哪怕比原来变得稍微好一点。
你没钱,没有各种优渥的条件。但有一样,就算没钱你也拥有。那就是你的心态或者说思维模式。这种心态或者思维模是别人夺不走的。别人就算想让你自卑,也得经过你内心的认可与同意,才能起作用。内心的乐观与努力,是唯一让你有可能日积硅步、不断提升、改变自身的内在动力源。因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能决定你能做些什么,你能决定如何利用你现有的条件去努力争取自己的点滴改善。而对于自己最大的改善,其实是对自己素养、知识、技能、观念的提升。正是这些学习行为,可以让你从井底仰望,看到井口的那一束光,让你有一种力量沿着那根绳子努力向上攀爬。
我想起以前的高中语文老师说他自己读中学时,为了借一本书,饿着肚子,骑自行车几十里地,终于借到。翻书阅读时,犹如沙漠之中饮甘泉,那种满足,难以言表。这是对知识,对文化的饥渴向往。
文革时,有人在监狱里凭着一本英文版毛选坚持不懈学英语。文革后,事业终有成。
网络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了。比如,一个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吸引了超过百万的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感动了无数网友。这种坚韧与坚持,在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依然能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一扇扇改变人生的窗户,创造了另外一种可能。
这个时代,你可以选择打工后休闲放松,打打游戏,也可以选择在书店、或图书馆或令人炫目的互联网信息世界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外卖小哥雷海为在诗词大会上夺得了第三季总冠军,他靠的并不是哪家名校中文系的学术背景。他只是在平凡的生活里,依旧做着他的诗歌梦想。他经常去书店翻看各类诗词书籍,能背多少算多少,背完回家默写出来,忘记个别字词的,下回翻看再着重记忆。就靠着这个,使得他有千余首的诗歌储备量。在夺冠那一刻,他终于得偿所愿。生活中的一切也不再是那么的烦琐难忍,烈日和风雨都可以变得诗意盎然。因为心中有诗歌,有希望,有光芒。这位不甘于平凡的外卖小哥,用他的成功再一次告诉我们:再平凡的人,也不能被剥夺自己不平凡的梦想与希望。事实上,这个梦想,无人可夺。能剥夺它的,只有自己了。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摆在人们面前的选择,要么是抱怨,要么是自怜,要么是学习自强。我们无法使得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但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不断更新,不断开阔。
从古到今,哪个时代都有寒门,哪个时代都有激动人心、寒门逆袭的例子。为什么往往是少数寒门才能逆袭,因为难;为什么还是会有一些人拼命逃出生天,因为他们总是不愿意放弃希望。
顺便说一句,一个从小寒门,长大后通过拼搏,不断前行,最后脱颖而出的人所享有的幸福,恐怕是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所享有的幸福,要巨大无数倍。
其实,一个人生来无论是贫是富,通过不断奋斗,升级打怪,最后实现自身价值,彰显人生意义,这种获取幸福的路径是相似的。没有不劳而获的巨大幸福。幸福从来是拼出来的,谁都是。从这点上讲,众生平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