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导向型定义
【功能导向型】:只需要考虑单一用户(群)的需求,可以给出相对明确的需求满足理想态,策略围绕该理想态努力。
二、策略框架
课程截图先进行需求理解,之后提供解决方案,如果理解需求or提供解决方案需要整合其他资源,则需要资源支撑。
1.需求理解
课程截图
这里的需求理解其实就是“策略四要素”之一:输入。即影响解决方案的各类因素。
什么会影响解决方案?自然是需求,需求决定解决方案。
具体到影响需求的各类因素,就是去区分不同需求的规则。
2.提供解决方案
课程截图这里的解决方案就是:面对用户的问题,产品要实现的效果是怎样的。即需求文档。需求文档中的需求概述和详述就是产品要实现的效果。
3.资源支撑
课程截图三、总结
课程截图细分好用户/场景Requirement,
设计好把什么资源给到什么用户的Rule,
准备好用来细分和满足需求的资源Resource;
定义好各环节的理想态,并将优化目标数字化;
以指标驱动3个R的进化。
四、一个简单策略的案例
课程截图1.产品目标
根据外界各种因素的变化给出最佳的亮度输出
2.需求理解
(如何区分用户的场景和需求,即输入因素是什么)
由外部光源亮度、光源类型、系统时间、应用类型、用户历史行为等特征来区分
衡量指标
各特征的召回率和准确率
这时,很多因素是客观的,比如说外部光源亮度、系统时间等等,召回率和准确率几乎是100%;只有个别因素需要策略的判断,eg:能够正确判断光源类型。
3.解决方案
触发条件、亮度变化基本原则、稳定性等考虑,通过示例case表达理想态,产出亮度计算的函数
衡量指标
用户手动调节亮度的比例(从不满意的角度逆向评估)、其他基于反馈的监控
4.资源支撑
亮度传感器能实现数据收集、背光源提供亮度控制接口
衡量指标
数据收集覆盖率、收集准确率,亮度控制接口精度
5.小结
课程截图以上为三节课策略产品课程个人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